第四百一十一章 何愁天下不兴(1/2)
高槛不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御宴,所以并没有觉得如何不习惯。要不习惯,那便是坐在徽宗身边让他觉得有些不自在。
这种让别人艳羡的殊荣,于他而言却是一种折磨。
君臣未免一场客气,酒过三巡,徽宗道:“众卿家,可还记得朝堂之上高卿的豪言壮语?如今高卿功德圆满,可谓言而有信!举王师平定叛乱,为我分忧,为大宋分忧。我大宋有如此股肱之臣、栋梁之才,何愁下不兴?”
陈宗善道:“高太尉虎子名不虚传!高家满门都为我大宋良臣,实乃是我等臣子之楷模。”
徽宗道:“童卿、宿卿举荐有功,也是此次剿灭梁山叛乱的功臣。”
童贯、宿元景赶紧起身道:“微臣不敢居功!”
徽宗道:“此次平定梁山叛乱,高卿及其部下战将功不可没。蔡卿……”
蔡京答应一声,起身候命。
“你自府库拨出银五万,给予蓟州军作为奖赏,犒劳三军,不得有误。”
“臣遵旨!”
高槛道:“圣上隆恩,臣代蓟州军数万将士磕谢。”
童贯突然问道:“梁山啸聚匪众十万,头目上百。可根据战报,只有区区八人押解回京,不知其他头目……高元帅是如何处置的?”
高槛一听,便知道童贯是在发难。梁山叛乱,可是反叛朝廷之罪,如若抓获,任谁也不能私自处置,而是要押解回京,等候朝廷处理。
这道理,高槛自然明白。但他还是留下了几十人,补充到了蓟州军。他听完童贯之言,淡然道:“童太尉,梁山匪寇头目共八十九人,破梁山之时,被斩杀三十一人,逃走九人,俘虏四十九人。其中一人叫双枪将董平,因在大名府杀我未婚妻,被我凌迟处死!另有四十人被我收编进了蓟州军。”
高槛完,高俅为之一惊,童贯则不冷不热的道:“梁山贼匪犯的是叛逆之罪,高元帅不会不知吧?”
高槛点头道:“自然知道。”
童贯道:“既然知道,就应该清楚,他们都是朝廷要犯,任何人不得私自处理,更不能以权谋私,予以包庇。”
高槛道:“童太尉,我与你的想法不一样。梁山匪乱,啸聚不少江湖草莽,其中也有不少人确实是有些本事的。这种人,官府用之可为大将,流落江湖则为匪。他们既然能为我所用,为何非要置之于死地?与其押回京城斩首,不如留在我蓟州军将功折罪。他日驰骋疆场、保境安民,岂不是好?”
童贯尚未话,宿元景脱口道:“好!高元帅有容人之量,知人善用,才能打造出战无不胜的蓟州军!我赞同高元帅的观点,善用为将,弃用为匪,一念之差而已!”
童贯道:“你们这是狡辩!”
徽宗摆摆手道:“梁山大捷,叛乱平息,本是高兴之事,各位卿家不要在此争论。我也认为,高元帅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十路节度使不也是被朝廷招安后为我所用吗?本朝既有此先例,高元帅所做便并非没有依据。”
高槛道:“圣上英明。”
徽宗笑道:“高卿此次平定梁山之乱,功不可没。我有心将你调回京城,但戍边大任又离不开高卿这样的股肱之臣。”
他稍作思索,道:“这样,擢升高卿为镇北兵马元帅,领四品衔,继续镇守蓟州,兼蓟州兵马司统制,帐下所有武将都顺升。”
高槛赶紧起身,俯身拜道:“谢主隆恩。”
童贯不敢再多言,他认为高槛犯了大忌,但徽宗三言两语就给揭过去了,显然不想追究,他若再多言,触怒龙威,只怕倒霉的会是自己了。
宋时对军队的管制是很严格的,私自募兵、私自募将都是大忌。但高槛将这些大忌都犯了不知道多少遍,徽宗始终予以支持,童贯也就只能听之任之了。
毕竟这下还是赵姓下,不是他童贯的下。
次日,高槛,又在太师府领了印绶、文书和五万两赏赐,折返蓟州而去。
现在他恨不得立即赶到蓟州,刚刚收编了数万梁山人马,还有几十位梁山好汉,必须做出编制与调整,该任命的任命,该整编的整编。
少不得一路餐风饮露、晓行夜宿,风尘仆仆终于到得蓟州城中,好在这一路平安,五万两白银顺利运达。
刚到家中,侯七来报:“大人,此次攻打梁山,蓟州、郓州、济州三处府库全力支持我蓟州军粮草,以确保我军作战不会因为粮草短缺而动摇军心。但负责督运粮草的童自在,利用手中职权,欺上瞒下,倒卖军粮,中饱私囊。”
高槛闻言一惊,道:“他如川大妄为?那粮草是怎么供应上的?”
侯七道:“此人见我军自梁山缴获大量粮草,本应该归还济州、郓州的粮草被他私自倒卖,引起济州、郓州两府极为不满。”
话时,自怀中掏出一封公文,交给高槛,道:“这是济州知府张叔夜发来的公函,请大人务必严惩偷窃军粮的童自在。”
高槛闻言大怒,道:“童自在私贩军粮,可有证据?”
侯七道:“与之交易的山东商贩已经供认不讳,张知府已经将他送来蓟州,听候处置。”
高槛道:“此饶知府可知晓?”
侯七道:“已经知会饶知府,但他这件事牵涉到军粮,必须等大人回来再处置。”
高槛正在为当初在京城的御宴上,童贯对自己百般刁难的事情而压着一肚子火,这童自在可算是不开眼,居然自己撞上来了。
这样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