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父子两探花10(1/2)
刘有德可是见多小人物坏大事的侄子,他自然能面无得色的做到礼贤下士,哪怕是和村里最粗俗的汉子打招呼他也能聊两句种地的话。
刘有德把年礼送完才松口气,其实这些事按理来说应该交给下人办,但是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管家,很多事也就只能自己动手。
年后刘有德打算带着妻儿去府城读书,因此陈家对这个年也格外重视。陈母和罗秀娘一起买了很多东西,又有刘有德这个大手大脚的人在,家里更是什么都不缺。
陈父笑着说这是他这辈子过得最热闹的一个年,刘有德便让他保养好身体,他以后还能遇到更热闹的年。
陈母笑呵呵的说他多生几个孩子,陈家就会更热闹。
罗秀娘脸一红,也不知道是羞的还是急的,她嫁过几年也就得了陈越这一个孩子,虽然是个儿子,可在多子多福的年代也并不够。
刘有德摇头道:“爹娘,生孩子的事不急,等我们去了府城,家里也有姐姐和姐夫,你们也不用担心家里冷清。”
刘有德给杜家送年礼时就已经和杜家谈好,以后杜仲和陈枝会带着孩子长期住在陈家,主要负责帮陈家的各种庶务。
杜家孩子多,又还没有分家,一个个都巴不得杜仲住陈家,弄不好还能少一个人分家产,因此杜父那边很快答应刘有德的要求。
陈父更看中儿子,知道女婿要住进家里也没有什么感受。陈母就不同,她心疼女儿日子过得不好,偏偏婆婆给媳妇立规矩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陈枝又没生出儿子来,陈家想要打上门都没那个脸,知道闺女一家能长住娘家,她是家里最高兴的那个人。
刘有德知道世人多偏见,他特意把陈家边上的空地买下来,单独建了一套独门独户的小院子给杜仲住。虽然这套院子只有三间房,但是对杜仲一家却够用,白天一家四口都呆在陈家院子里,回自己家也就睡个觉。
房子建好之后刘有德把地契写上陈枝的名字,算是补给她的嫁妆。
刘有德把老家的一切都安排好,才坐着镖局的车往省城走。他带着妻儿一起上路,宁愿多花点钱也要安全第一。
陈父和陈母依依不舍的送走儿子和孙子,看着冷冷清清的家就唉声叹气,还好家里有杜荷、杜莲姐妹俩。
刘有德离开之后,家里的私塾还在继续开,是他花钱请的一个秀才当夫子。这也算是他为族里做的贡献,他也不求陈家出多少人才,只希望他们不要惹事生非,不要在他派官之后仗势欺人。
陈家人不了解刘有德的想法,但是能占便宜去读书,却是一个个都愿意的事。
刘有德走之前还从县城的绣庄买回一个年老眼花的绣娘,这样的人才不能再绣东西,但是教一教孩子却没问题。
他答应绣娘给她养老,让她负责教家里的孩子。不仅仅是教杜荷、杜莲,陈氏族中的女孩子只要想学都可以学。
刘有德也知道哪怕他一片好心,贫寒的农家也没有几户人家愿意送家里的女孩子去东西,家里还有太多活等着她们做,哪来的时间让她们学东西。
刘有德也是知道这一点,才让家里放出风声,结果不出他所料。
陈母之前还对此多有不满,等族里其他闺女不上门,她又觉得这些人短视,还在村里说些闲话。
这话传到族长耳中也只有苦笑,谁不知道学绣活是好事,以后嫁人都能往上走一步,可也要家里学得起。陈家是请了绣娘教,可这绣线和布料针头都要钱,这钱又不会从天而降。
族长家里就有孙女,他家也没有送人去也是因为不止一个孙女,供一个学不成问题,可要把所有孙女送去也难支撑,如此一来干脆都别去。
这也是人的心理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公,族长家也没办法,在填饱肚子之前,再多的想法都无用,只能是白想。
刘有德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他带着妻儿走在路上,觉得苦不堪言。难怪这年代的人并不愿意出门,有些人一辈子甚至连村子都没走出过。
他坐在颠簸的马车上还好,一个大男人吃点苦也就吃点苦,可罗秀娘和陈越却是受罪不少,娘俩是各种不习惯。
陈越年纪小时间长了就坐不住闹着要停下来,罗秀娘却是身体太弱,路上赶太急就受不住。
刘有德只能和镖局的人又说好话又加钱,才让镖局的人放慢速度,这也是镖局的人看在他举人的身份卖好。
府城离老家其实也只有几百里,可他们在路上花了十天的时间才赶到。
刘有德把娘俩安排好才出门找人牙子,他要买房买下人,等把这些办好他才安心进书院读书。
人牙子知道刘有德的身份后,对他提的要求那是一点折扣都没打,当场就有答复。
刘有德也想早点安排好,在路上是没办法才将就,能定下来他也想早日从客栈搬出来。
买下人倒是简单,不过是考验主人的眼力,可下人要实在不行也还能卖出去,不过是麻烦点。
这买房又不同,这年代买房卖房都要经过邻居同意,所以买房才是真正的大事。
也是刘有德这个举人的身份好用,人牙子带着他去看房,还没定下来就遇到热情的邻居,一个个都想和他当邻居。
刘有德考虑之后,选了一处安静又离府衙不远的小巷。这个地段好,唯一不好是房子太小,这也是原主人要卖房的原因,家里人太多,住不下必须要搬家了。
刘有德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