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决战朔方刘伯林(下)(1/2)
李铭在金军中就是不错的骑兵,后来在高俊手下一路高升,自然也接受过不少的军事培训,汉高祖白登之围的事情,他是比较清楚的,如果自己的5000大军被敌人所包围,就算潘正及时赶到也必然难以及时将他们全部救出,之后的损失一定很大,自己也有性命之虞,对于虽然高歌猛进,但确实根基不稳的光军来,是一项重大的士气打击,应该竭力避免。
但是此时李铭却突然又想起当初登州之战的时候,陈光谅对自己过的那些话,骑兵是需要勇气的,战胜敌人也需要勇气,光军一开始面对的就几乎是个死局,是,凭借着一连串军事上的不可能完成的奇迹,眼下潘正这次北京,最大的优势就是以快及慢,敌军虽然有7万大军,但是,刘伯林毕竟之前,并没有意识到高俊会迅速出击,准备一定不充分,如果不能在此时就把敌人击垮,反而选择退让,等刘伯林,真的开始大举快速蒸发,反而就来不及了。
“一鼓作气,绝不停留,我军有5000铁旗,不惧他7万乌合之众!”李铭下定了决心。
武仙对这个决定略有异议,但是之前光军刻日攻克真定府给他的震撼实在是无以复加,在反复考虑之后,他还是决定亲身搏一把,看看光军是否能再创造奇迹,而董俊等人,一向没什么话可,此番也只有诺诺而已。
更下一级的军官对这个决定,都是统一的欢呼鼓舞。李铭只带了本师的骑兵前进,这些骑兵分属于史宁和桑真两个点检而恰巧,此二人都跟蒙古人有着深仇大恨,对于,这个痛快的计划,都举双手赞成,在他们看来光军早已完成了奇迹,即使现在以5000兵马,战胜敌军7万,也都是正常的情况,因为高俊高王,本身就是奇迹。
李铭派人回去给潘正送信,简短的叙述了眼下的状况,随即,五千骑兵继续北进,绕过应州城,直趋大同府,李铭正在地图上规划,寻找一个合适的战场,西京大同府这一带的地形地貌虽然复杂,但光军却了解得十分清楚,毕竟,这块儿军国重地向来屯兵众多,而光军很大一部分来源就是搜罗各地的金军败兵,这些人对完善光军的地图作业起了很大帮助,李铭的手指在地图上比划,最后敲定的决战位置是早起城以南。
这一位置正处于恒山以西,锦屏山以东,敌军虽有7万余人,但为了星夜驰援应酬,不会走远路,显然必须翻过两山夹道,过清凉山,然后走过河谷,南下早启程,进入映州地界,光军在这里围堵万无一失,敌军刚刚过山,就必须面对光军5000骑兵,再无后退避战的可能。
在悠长的号角声中,光军骑兵出发了,,每名骑兵都有两匹战马,尽管连续几个月的征战让原本膘肥体壮的骏马稍微显瘦了一些,但依旧都得上是神骏非常。
至于士兵们,那就更不用了,李铭最早为光军制定的就是精兵策略,由于战马缺少,能在光军里面充任马军的,都是一等一的精锐,用李铭对高俊的话:“,不能打300个回合,何以为马军?”
,普通的骑兵们都带着圆盔,身上披的是重型装甲,骑兵的盔甲与步兵略有不同,光军步兵最大的特点是在胸前加了一整片盔甲,以包裹住盔甲在身前纽扣的那道缝。骑兵坐在马上,不能使用这种胸前假,因此他们转而使用了在宋代同样流行的另一种悬挂式的胸甲:两块坚硬的整体铸造的铁板,被皮锁和铁环挂在左右胳膊披帛卡的终端,当穿上皮布甲的时候,这两块甲片紧紧的顺着挂在胸前。
盾牌是有用的,每名士兵都携带了一两块,也适用,紧实的木头包着铁皮,上面还绘制着不同的图案以区分部队标记。在武器上依旧以马枪为主,铁建,铁骨朵,,玛刀和剑都被认为是有用的,按照部队编制的不同各有背景,和单调乏味的不明不一样,骑兵的历史功勋不少,各有不同的装备,太阳旗依旧穿着白甲红绳,远远的就能一眼望出。
光军骑兵迅速赶到了预定战场,到达时已经是后半夜了,但还是抢在列军的前面,光军立刻就地休整,,我先建议立刻就地挖掘营寨,这也是光军的传统,无论何时到达何地,只要位于战区,就必须立刻修筑营寨,防止敌军偷袭,很多时候这条制度挽救了光军的生命。
但是眼下却很难,,这次赶赴前线的是5000名纯正的骑兵,来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明就要发起战斗,如果大半夜不休息的连夜修筑营寨,5000对7万的战斗,谁胜谁负就不准了。
“士兵们都累了,此时不应该修筑营寨,让大家好好休息,明早上一战破敌,打不过的话拨马就走。”史宁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桑真也表示同意,他主张全军立刻搭帐篷休息。可以把随军的那几十辆马车当作是营寨,停在外围。
“明没有什么打不过,只有打得过一条路,史宁在左翼,桑真在右翼,今晚上立刻,拉起帐篷,点起篝火取暖睡觉,明按时吃饭,敌人马上就要来了,斥候部队不要休息,每刻钟都要给我传递一下敌军的最新消息!”李铭下定决心,武仙等人也毫无办法。
第2早上,刘伯林,手下的先头部队过了早起城,抵达预定战场的时候,惊讶的发现5000名光军骑兵早就在那里严阵以待了。
两支骑兵在平原战场相遇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第2个选择,5000名光军骑兵立刻催动阵势,左右两一拥而上,而他们的对手也拍着战马挺枪相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