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独家代理权(1/2)
余鹏夏听谭振华这么问,笑着回答道:“是和这咖啡有关,但也不光是和这咖啡有关。”
谭振华奇道:“哦?那请余律师为我好好说道说道?”
余鹏夏道:“此事说来话长,还得要从我父亲说起。”
“刚才说过,家父原本在魔都积攒了些资财,然而从48年就开始逐渐变卖,拖家带口一路往南。
那时候四处兵荒马乱,无论是通关过卡还是雇车行船,费用都较平日高出不少,所以49年到香江的时候,也只余下了一点点浮财。到了香江后又是居无定所举目无亲,再加上当时从大陆过去的人实在太多,导致衣食住行的各种物资价格上涨得非常厉害,那一点点浮财眼看就要耗尽。
家父没奈何,只好赁了一间小小的门面重操旧业从事电器修理,好在他手艺还在,为人又勤奋肯干,生意虽小倒也做得有声有色。
不过么,家父虽然能干,毕竟年岁不饶人,特别是他的眼睛老花的厉害,渐渐地就有些力不从心,好在家兄一直跟在父亲身边帮忙,便接过了父亲的生意。
家兄是个不甘寂寞的人,自从接过了父亲的生意以后,觉得电器修理虽然稳当,但是规模太小难有发展,便开始做些电器销售方面的生意,没想到这一做,居然势头不错,现在不但盘下了原来赁的小门面,还把相邻的两家店铺也盘了下来,现在有大约2000尺的营业面积,经营着数十个品牌,几百个品种的电器商品。
不过么,原先他店里经营的基本都是倭国货,也有一点米国和欧洲的货,华夏产品是没有的。
但是自从我买了你那个迷你风扇后,家兄就留上了心,他觉得以目前香江人的平均收入水平,装得起空调的还是极少数,而香江的夏季时间又长,所以这个东西应该会有市场,他听说我这次来大陆出差,就托我打听这个产品的生产工厂,希望能谈下来整个香江的代理权。
我来之前查过这个风扇的产地是在闻州,本想从你这里结束后再去那里一趟碰碰运气,没想到我的客户就是这产品的发明者,这不是无巧不成书么?”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至于这咖啡么,我刚才进门就看到了你放在桌上的这台机器,还闻到了淡淡的咖啡味道,当时我就想,这台不会是咖啡机吧?但是刚开始就问怕有些冒昧,而且我还从没有见过能完全自动的咖啡机,所以直到刚才我才向你证实,居然被我猜中了,谭先生我跟你讲,我这个人没别的爱好,就好这一口,这是当初我在伦敦留学时候养成的习惯,而且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挺精通的。
刚才我仔细观察了这台机器的使用过程,发现它比现有的设备磨制咖啡要简单省力了许多,所以我觉得,你的这台机器,在西方喝咖啡比较流行的圈子里,应该能取得相当好的销售业绩,当然,前提是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价。那么既然我已经准备向谭先生开口,不妨多加上一个产品,这咖啡机投入市场的时候,也将香江的代理权交给家兄如何?”
谭振华先不急着答应,他需要时间考虑,因为这代理权的事情他以前可没想过。
在郑项青、谢广丰这些人眼里,谭振华是个商业的天才,不论是时政局势还是对产品开发抑或是商业手段,都有清晰的把握和出人意料的应对办法,可谭振华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以前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他凭着重生者对历史的把握以及前世被信息轰炸过的优势而为之,算不得真正的商业天赋。
而且最为他们几个津津乐道也最出彩的为郑项青广南之行编写的剧本也不过是将前世所见依葫芦画瓢再加上了一点小聪明。要知道,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后,华夏的产品发布手段可算是花样翻新,有用黑胶唱片做产品发布会邀请函的,有在微博和朋友圈发脑洞视频的,也有秀情怀大呼“为梦想而窒息”的……
当然那哥们最后的确窒息了另当别论。
谭振华被这些手段主动或者被动地轰炸了那么久,正所谓“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随便抄袭个一两招就能在80年代忽悠住一片土鳖,可毕竟他前世是在研究所工作,应对的客户也主要是本国或者其他国家的军方采购人员,要他对付马哈穆德甚至威尔史密斯这样的人还没啥问题,真谈到应对消费市场的商业策略和手段,呵呵,那基本上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所以,他先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转移话题问道:“原来余律师在伦敦读过书,能透露下是那所学校吗?”
这一问正好问挠到了余鹏夏的痒处,他略带矜持地说道:“区区不材,在牛津大学读过几年书,混了一个法学硕士的学位。”
谭振华直接翻白眼了,这话说的,明显是在装逼啊!还在牛津大学混了几年,那是什么人都能混的地方吗?
不过么,这种高学历名校毕业的家伙谭振华上辈子还有这辈子见的太多了。远的不说,就说自家老哥谭振国,上辈子的时候也是先在华盛顿大学生物学博士毕业,然后觉得那玩意没啥钱途转头又去伯克利拿了一个法学jd的超牛逼学霸。
所以他对余伟脸上流露那种“你快来夸夸我吧”的表情视而不见,只是轻描淡写地“哦”了一声,然后接着问道:“这么说,余律师在上学的时候肯定得到过你父亲和长兄不少资助吧,难怪对长兄的事情那么关心。”
余鹏夏没获得意料之中的夸赞,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