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这样做就对了(2/3)
价。特别是现在的偏远区域,即使是没有中心区域涨价得多,但一个个新市镇建造好了之后,可是也会暴涨许多的。关键在于这些现在的乡村区域,土地价格便宜啊!故而买下来,囤地几年,肯定就能有更大的升值潜力。这里所说的偏远区域,最主要指的就是新界这一块儿。在60年代,正付已经陆陆续续的开始了对新界的开发,开始建立起了新市镇。因为这里的地势非常好,又靠近油尖旺区域,港城岛那边的发展已经到了极致,没办法再开拓新的大片可以居住的区域了,所以新界就是港城想要大力发展的第一区域。
新界其实在现在来说,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大部分区域住的都是农民,根本没有多少城市人愿意去那里居住的。正付在这里建造的新市镇,多半是以公屋、机础建设、学校、商场、医院……等等为主。
在目前阶段,也只有公屋这样的东西,才会吸引许多穷人过来居住了。通常来说,公屋的租金只有同等区域市场上出租房子的20左右的租金。新界的房租就更加低了。按照叶华之前如果换到了九龙的公共屋邨来租住,同样的租金,每个人可以租到一套40平米的房子。这对于单身汉来说,可能没有什么,但对于一家三口人来说,就是一笔很不小的开支节省了!
有了这群穷人们的居住,才会给新市镇带来生机,才会有机会慢慢的发展成一个成熟的区域。然后这么五六个、七八个散布在几平方公里的新市镇再用公路等连结起来,就又成了一个大片都市区域。接下来的开发,便可以依託这个区域向四周扩展了。
只不过,港城正付想得很好,但实现起来却是非常的困难。新界这边实在是太偏远了,就算是有人愿意来这边居住,也都需要往油尖旺去上班,甚至走得更远的港岛区上班。这样一来,工作去上班实在是太辛苦了,一天起码有五六个小时奔波在上班下班的途中,普通人都难以忍受,还不如贵点住上班的附近,然后多点时间睡眠,这样工作起来也会有精神。所以现在新界的新市镇,机本上都没有达到预期,在城里拥挤不堪的时候,这里的公屋申请人数居然还一直不够,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但是,叶华知道,这一切都是只是暂时现象。随着自己的科技城开发和地铁的不断开通,只要地铁能到新界来,那么从新界坐地铁,最多转一道车就能抵达公司上班,时间花费肯定不超过1个小时,这样的生活和工作距离差,就完全不是问题了!来回两三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完全在任何的上班族的容忍範围之内。能快捷的上班,而房屋的租金却只有私屋出租的20,只要不是白癡的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这么一来,新界的公共屋邨就自然成了抢手的香馍馍,申请人数肯定会爆棚!只要有人居住了,那么这一区域的商业发展就能继续下去,就能形成一个成熟的商业区域。接下来,私人屋苑就也可以在这个区域修建,赚取这些努力赚钱想要改善生活的民众们的钱了。普通人和成功者之间的差距,很多时候就是在于他们对于未来的眼光不同。
普通人只能看到今天的事情,而成功者能看到明天甚至是更远的事情。越是有能力的人,他们看到的就越远,这样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创造的成就也就更大。比如说港城的这群华人地产商们,早在70年代初,就看到了这个发展的趋势,于是他们都纷纷开始了一些布局。这个布局,就是传说中的“乙种换地权益书”。
1959年的时候,因为连降大雨,大水沖毁了新界元朗的许多河道,正付想要徵收农田来修河道。可正付征地是要有很麻烦的手续的,包括了土地的购买、赔偿等等,没有个月没办法弄下来。为了儘快完成河道修复任务,正付乾脆就给农民们发了一封信,说我们今天佔用你一块土地,以后我们就赔你一块更好的土地。
然后,正付就给了农民一张土地换地权益书,这就是最初的换地权益书的由来。后来正付在新界徵用土地的时候,就逐渐都开始了这样的方式。土地所有人在同意了正付的征地之后,正付就发给他们甲种换地权益书作为凭据,等到正付那边的手续办好了之后,甲种换地权益书就会进一步生效,调换成为乙种换地权益书。这时候的乙种换地权益书,就是可以拿来要求正付给自己一块土地的凭证了。
比如说,正付在新界有一块土地要卖,但是你恰好有这么大面积的乙种换地权益书,那你就可以去手里的乙种换地权益书跟正付申请,这块土地你就别卖了,直接补偿给我吧!正付一看这的确是自己发下来的换地凭据,那肯定就会认账,任凭别的开发商怎么垂涎这块土地,怎么出高价,那都是要优先给乙种换地权益书的持有人的——这一点,在正付方面是预设的规矩,轻易不能打破,否则以后谁敢相信你?是你说了以后还我一块更好的土地的,我现在来拿了,你却不认账了?
可是!通常来说,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一般情况下,徵收农用地与批租建设用地的兑换比例是51。也就是说,正付徵收农民5000平方呎的农业用地,那么给他的可以做建筑用地的乙种换地权益书就是2000方呎。正付想要拍卖的土地,动辄几万方呎起,十几万方呎都不在话下,哪个农民手里有那么多的乙种换地权益书?
根本不可能嘛!可是一个农民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