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舰载预警机(1/2)
预警机,是空战力量的倍增器,当把雷达挪到天上之后,就可以居高临下,俯视大地,从而可以看到更多的超低空飞来的目标。
如果在大溪洋的战场上,牛国人拥有空中预警机的话,也不会损失那么大,他们会提前发现那些来袭的超低空掠海飞行的攻击机的。
所以,牛国人也在研究舰载预警机,但是,他们的航母限制了他们的效能,因为没有弹射器,就无法起飞鹰国的e-2预警机,否则的话,凭借着两国的关系,牛国直接从鹰国采购e-2就足够了。
他们只能搞直升机的预警机,在海王直升机的侧面,挑起来了一个大球,这东西,搜索的距离有限,而且还没有数据处理能力,充其量就是一部雷达而已,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这就是舰载预警机。
熊国在发展中,第一艘的库兹涅佐夫号,因为仅仅有跃飞甲板,所以不得已,也是用卡-31这种舰载直升机来充当预警能力的,和牛国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们是在机腹下折叠一个大片子,是相控阵雷达而已。
在在后世的祖国,有了航母之后,先采用的是从熊国引进的卡-31舰载预警机,后来又自研了直-18j舰载预警机。
由于祖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电子技术,所以这款舰载预警机也是有自己的特色的,它在后部安装一台棍状的aesa雷达天线。
国内已经拥有了完善的相控阵雷达技术,所以,别看这个雷达的尺寸不大,但是,它的探测能力是最强的,它可以满足在200公里左右距离搜索海面附近目标的需求。
一般的战机携带的反舰导弹,射程都在200公里左右,几架直升机组网的话,就可以实现在航母周围形成一个防空预警网的需求了,但是,它依旧是落后的,不管怎么改进提高,始终无法和固定翼的预警机相比,这个才是王道。
熊国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毕竟,按照熊国的计划,他们后期是要发展到1143.7型核动力航空母舰的,首舰就是“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这艘核动力航母,拥有两条弹射器,自然是可以弹射舰载机的,固定翼的预警机,也是满足上舰需求的。
熊国人,也当然开始进行了舰载预警机的研发,他们的平行项目有两个。
一个就是著名的雅克-44预警机,这款预警机的外形与鹰国e-2预警机十分相似。圆形雷达罩放置在机身上方,尾翼承h型布置。与e-2预警机设计如出一辙,所以又被人戏称为“鹰眼斯基”。
可以说,雅克列夫设计局对这款预警机信心满满,但是,却在竞争中输给了安-71预警机,后来,他们打算对外推销,也没有啥结果,一直到整个项目最终下马,也才仅仅留下一部木制全尺寸模型。
所以,这个预警机是一个没有结果的项目,更不可能在尼特卡基地出现。
相比之下,安-71的项目就不同了。
这个项目,进行得更早,就在没有航母项目的时候,熊国就认为需要一款新型战术预警机,这个时候还是作为陆基型预警机,争取性能赶超e-2c,由于此时熊国的第一艘大型航母“第比利斯”号(也就是后来的“库兹涅佐夫”号)下水在即,自然也需要舰载预警机。
这样,这个项目又开始竞标舰载预警机了。最终,这个项目由安东诺夫设计局负责,正式代号被命名为安-71。
当然,想要从滑越甲板上起飞,作为舰载机的安-71,即使是增加了发动机的动力,也没法从滑越甲板上起飞的,它从一开始,就注定只有在后续的弹射器上才能起飞。
这种飞机的布局是特殊的,尤其是它的发动机,是在机翼根部布置,就像是在那上面张开了两个大眼睛。这样,雷达天线罩很难通过支撑架安装在机身上,那样正好要受到发动机尾气的冲击啊。所以安东诺夫设计局天才地将天线罩放在了垂尾上,从而有效避免了发动机尾流的冲击。
这个尾部的大圆盘,自然就是雷达天线了。
同时,为了平衡天线罩后置带来的重心后移,安71将水平尾翼改在了垂尾根部,并且将垂尾前倾,方向舵改为两片。
因为增加雷达等装置导致的重力增加,安71换装了新型的d-436k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达到75千牛,在主起落架整流罩内加装了最大推力29千牛的rd-38a涡喷发动机,作为辅助动力或在紧急起飞时使用,同时翼展加长了接近1米,从而保证了安-71的动力性能与升力特性。
相比雅克-44项目的进展缓慢,安-71的项目进展是很顺利的,到了1985年,先后造出来了三架原型机,第一架测试飞行性能,第二架进行静力试验,第三架负责对雷达和电子干扰与对抗等方面的测试。
1988年,安-71通过了专家评审,但是这个时候,安-50预警机也完成了全面的测试,国土防空军最终选择了安-50,安-71就只有一个结局了,争取成为航母舰载机!
所以,它进入了尼特卡系统,进行各种测试,后来,就留在了尼特卡基地。
现在,秦观看着这架飞机,心中是感慨的,帝国的黄昏啊,庞大的熊国,说倒塌,就轰然倒塌了。
不过还好他们的帝国倒塌了,所以才给己方留下了那么多的好机会啊!一个解体的熊国,对汉国是有利的。
“秦总,还有着好东西啊?”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声音。
不管多么怪异的事,都不要觉得怪异,对秦总来说,没有什么不可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