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秋坟听异事》

妙笔阁小说网(miaobige8.com)

首页 >> 秋坟听异事 () >> 第七章 百兽之语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miaobige8.com/189778/

第七章 百兽之语(1/1)

其实关于“驯兽”一说,中国古代比比皆是,早有耳传,许多历史记载中,也有提到过。

所谓猎人世家,乍一看之下,好似已淡出人们视线,但其驯兽技能,在家族中是相传不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这样一记载,有一位名叫公治长的人,关于这人的说法不一,有说法他是齐国人,也有说是鲁国人,具体哪里人暂且不提,说他这人聪明伶俐而且爱学好问,为人知书达理勤俭节约,而且还会一项特殊本领。

通鸟语。

就是说,能和鸟对话。

这可不得了,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和动物说话的?

据说他经常走在路上,就和路边树枝上的鸟类闲聊,聊聊天气,聊聊天下大事,从那时候他便会驯服鸟类。

再往前说,伏羲黄帝轩辕等先古之人,也都有驯服野兽记载,甚至如今在《三字经》里还留有“伏羲驯六兽”的故事。

在古记载中,黄帝会驯兽术,他曾驯养老虎、豹、熊、貔貅,甚至用熊猫当坐骑,同炎帝大战,并获得胜利。

除此之外,还有夏朝的伯益也是精通驯兽之人,甚至留有“伯益作虞,管山川鸟兽”一说,以及“豢龙氏”和“御龙氏”两族人,据说他们能驾驭龙类生物,许多龙都飞到他们身边,他们也因此获得舜的青睐。

这豢龙氏其实现在来说,就是董姓氏的祖先,御龙氏便是刘姓的祖先。

更有甚者,于清朝年间,由于皇族喜欢豢养动物,尤其是猛兽野兽,所以曾特立组织名叫“围子营”,他们行踪神秘,照管着皇家兽园,是当时最具有驯兽技术的组织。

统统这些记载,都说明古时候的人们便已擅长驯兽,掌握各种驯兽技能,利用兽类来做各种事情。

这老头,据说手里就掌握着高超的驯兽本领,他通晓百兽之语。

这可不是一般的本领,通兽语者,但凡通其一,就已是不易,令人惊叹咂舌,能通百兽者,那岂不是真正的兽中之王?

别看这老头屋子里没多大地方,那可是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野兽,柜子上有蛇,床底下有蜘蛛,椅子上有猴,桌子上有鸟,而且这些动物同他好似家人一般亲近。

平常还能帮忙种菜,收拾东西。

下雨了猴子能帮忙撑个伞,出门蛇能帮忙看个家,鸟能帮忙传个信,早晨起来,连蜘蛛都能帮忙整理下桌面。

平常这些东西在家里,就跟雇了保姆一样,据我哥说,他在老头那生活的日子里,每天都是猴子和蛇在照顾他,老头除了种种菜,修修房子,也没别的事。夜幕君王

我哥听他说的有鼻子有眼,就问他既然不是言传身教,那怎么学?

老头很有意思,说靠吃金丹。

我哥就傻脸了,说你这老头胡说什么呢?什么年头了还吃金丹,吃了能和动物说话,我是高中没上完,但你以为我是傻子吗?

老头不生气,笑说这百兽之语传宗之法,历来只此一种,从前人体内提取金丹,继给下一任吃,加以时日练习,便可掌控,至于掌控程度之高地,看个人天份了。

我哥听了这话,哭笑不得,问他既然这样,那金丹在哪呢?

老头听了直皱眉头,脸色开始有些犯难了,按照常理来说,自己吃下前人的金丹,这金丹一直在体内,即便溶解,也可通过运气再凝练出来。

而提取金丹必须凑够“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的五兽,以其血骨熬制汤,喝下后三日内不能饮食,每天凝气聚神,将身体里的气息运输一处,到时候体内自会形成金丹吐出来。

这“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的野兽,倒也不难找,金便是带有甲壳生物类的,木便是空中飞鸟类,火便是森林野兽类,水便是鱼类,土便是虫类。

五种生物找到后熬制一锅汤喝下去,凝气屏神三天,将气息全部聚集体内,与三天后清晨时分,张嘴伸舌去吐,即所谓气沉丹田,一运而发,便会把那金丹吐出来。

这老头说,那金丹在自己体内已经几十年了,早溶解了,而他在凝练之时,可能因掌握不好,气息不稳,较为吃力,没能把气都用在一团,结果等吐出来的时候,出来了两颗珠子!

这两颗珠子里颜色暗淡,意味着里面的气息不纯,不够凝练,说白了就是残次品,为什么呢?本来是一团强气,结果硬被分成了两团,拆分开来,还能行吗?

这老头怪自己对不起先人,世代相传都无碍,可结果到了他这里,出了这样的岔子,愧对列祖列宗啊!

说着说着自己开始泪流满面。

我哥劝也劝不住,就说要不干脆把两个一起吃了得了,老头说不行,这金丹之气,一旦分开便成了单独个体,不可共生,两个一起,在体内极容易混乱,要真吃了,过两天吐血身亡,可怪不得他。

吓得我哥也不敢吃了,就只吃下了一个,于此八年不断练习同兽进行交流。

后来过了八年,老头当真如自己所说,撒手人寰走了,而先前那些驯服的野兽也都四散而去。

我哥把老头埋了后,再次从山里下来,就也没有再绕回去过,他心想,这大概就是老头所说的时候到了吧。

而如今他带着那另外一颗金丹,千里跋涉,找到了我。


状态提示: 第七章 百兽之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