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双全之法(1/3)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
世间之难,莫过于双全之难;双全之难,皆因为莫衷一是。
恰恰是需要取舍的两方都有道理、都有意义、都有价值、都不能轻易割舍,这人世间才会不断上演一幕幕的悲喜剧情。
孟子有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秉持如此想法的所谓君子,往往是缘于不能妥协或不愿妥协。
以此反观,便不难理解:妥协二字,也正是双全之法的根基所在了。
-
有人说,妥协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勇气。懂得妥协的人,方能兼顾大局。这样的智慧与勇气,对政治家而言尤为可贵。
作为三朝老臣的胡云天,正是这样一位懂得妥协的资深政治家,所以他在御前提出了自己的“双全之法”。
-
首先,胡云天分析,目前搅入局中的各方人马,其实从本心而言,都不愿意事态升级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自己这方很好理解:兵力不占优势,又要兼顾皇城安危,值此突厥外患搅扰西域的关键时期,实在不宜大打出手。
而何光华那边,从之前的种种迹象可以看出:他最初的想法是骗取军权,然后再发动兵谏,妄图用最小的代价,拥立太子即位。当大局妥定之后,才有可能选择大开杀戒、清除朝中异己。
这样的判断有三个原因:
其一,何光华事先并没有做好夺取帝都的充分准备,左武威军在长安城里的表现实在是大失水准。正常情况下,即便因为有“初九班”的奇兵袭击,但也绝不至于一击即溃、形同儿戏。
其二,发动的时机不对。兵谏也好,造反也罢,大多应当选在夜晚,或者是朝臣集会的时刻。像这样光天化日的发兵进城,处处显出仓促意味。至于说为何如此惶急,虽然原因尚不得而知,但也足以说明此举并非提前计划。
其三,武威军失利之时,何家老小尚在城中,竟然还须仓皇撤退才能保命,这完全不像一位身经百战的大将应有的做法。
既然从一开始,就没有做好真要大打出手的准备,那如今身在城外的上柱国,对“是战是和”的问题,恐怕还是在犹豫之中。
逼的紧些,就不免狗急跳墙、鱼死网破;放的松些,便能存在谈判转寰的余地。
-
这番分析,马上得到张策的积极响应。雷桓虽然还有所保留,但也基本认同。就连徐成淼也不得不同意,胡老将军所言合情合理。
李坤追问道:“既然如此,那所谓‘双全之法’,计将安出呢?”
“给台阶、留面子、拖时间。”胡云天忍着咳嗽,一字一顿道。
张波跪在地上,静静听着胡老将军仔细阐述“双全之法”的构想,越听越感慨,心中不禁暗道:叔公啊叔公,您老不应该叫胡云天,您应该叫胡狸大仙。
-
帝都城外,漫山遍野的军营里,已经开始微微骚动了。
之前城中闹得沸反盈天,城外各军又都被限制出营,各种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一会儿说是武威军造反啦;一会儿又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其实是御林军与神策军发生冲突,武威军进城拉架。
还有的说是因为何光华被徐成淼陷害,落的满门抄斩,武威军进城为主帅报复。
更夸张的说法是陛下驾崩,几个亲王争夺皇位,互相攻打,武威军、神策军和御林军各帮一边。至于东宫太子嘛,早已经死翘翘啦。
-
何光华此时也陷入到进退维谷的境地。
正如胡云天所意料的那样,何光华本身并不想真的展开大规模内战,至少在没有拿到全部兵权之前,他绝不愿意发生“图穷匕见”般的硬拼。
太子的加入,只是让他得到法理道统上的根基,但这个根基并不牢靠。
真要硬拼起来,六万武威军加上十万屯卫军,也未必就能够轻松击败依托帝都强大防御工事的神策军。
而战况一旦陷入胶着,其他部队会不会突然倒戈,对他群起而攻之,实在很难讲。
何光华本来计划,当徐成淼入宫后,来个双管齐下,一手控制太子,一手控制帝都。即便阴谋败露,双方翻脸,也可以趁势逼迫李坤退位。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皇帝老儿李坤的反应非常迅速。右神策军毫不犹豫的与左武威军对峙街头,再加上突然杀出来的一帮神秘刺客,竟然瞬间打乱了自己的节奏。
若不是李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恐怕他何光华能不能活着离开帝都,都在五五之间。
他正兀自发愁,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蒯印匆匆忙忙跑进来:“上柱国,有圣旨!”
-
天气阴沉,一轮白日挂在时密时疏的云间,冷峻萧然。
初春的西域,气候往往变化无常,令人们不知道究竟该如何穿衣才好。
驻扎色当小镇的楼兰士兵们,有的披着棉袍,有的套件单衣,三三两两的坐在城头,闲谈聊天。
历时数月的西域大战,到此已经基本结束。能活下来,对这些人来说是最幸运的事。眼下境内再无战事,遥远的玉门关和阳关也有突厥人防守,现在该是享受生活的时候了。
他们所在的色当,是突厥人指定的十二处军镇之一。
这里原本是属于车师国的一个小城镇,现在则专门用来囤积粮草军需,以供应突厥大军和西域联盟的军队。
其他十一处军镇,都分布在西域各地,由楼兰军和疏勒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