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2/2)
”“愈发繁华呀!特别是这京师十楼建成之后,其势雄甲天下,北方荒僻之地自然是比不了的。”
“江南历来富庶,然则北方现今的确是穷困了些,以至于明明北方就有大片田地,军资粮草却还是要依赖千里之外的江南,以至颇多平白耗费。”
“关键是人,北方久经战乱,人口奇缺良田荒芜,而北狄猖獗,依旧不时扰边,朝廷用兵颇繁,军资自然难以支撑。”
“对了,听说北方此等时节已是千里冰封,小侄还未曾见识过此等景象,不知何时能亲身领略一番。”
“有机会的。你不说我倒是忘了,这时候北方定然已经下雪了吧!这雪只要一下,就要明年开春才会化啦!”
二人东拉西扯,总算是把话头绕到了比较正常的点上面。由于人多口杂,二人也没有过多地谈及正事,即使涉及到军政的也只是浅尝即止,更不可能谈及谋划储位的关键问题。
用过午饭,徐钦倒是正好借路遇长辈的借口派人送了关雎回去。
此时关雎也反应过来,她自己刚刚的做法貌似是有些过犹不及了,而且看徐钦的表现,多半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这让她既有些懊悔,更对这个魏国公小公爷有些刮目相看,毕竟自己的魅力她心里还是有数的,能在这种魅力下依旧保持高度清醒的男人,从心性上讲,怎么看也不是凡俗之辈。
而徐钦和朱棣二人也在关雎上了马车之后,马上就分道扬镳。半是刻意适当拉开距离,半是顺势而为,徐钦是真打算回府了,朱棣则是还想到外城各个坊市去看看。
回到中山王府,让门房将这一路上买回来的东西运到自己的小院,徐钦马上就开始了各种整理。
要点开现代科技树,最基础的自然是后世常说的数理化,只要这些基础科学上去了,其他实用化的技术也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数学自不必说,其实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相比于国外,领先优势也是极为明显的,单单是个算盘,在二十世纪之前都算是先进的计算工具。而真正被超越,一方面是因为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大发展确实成果瞩目;另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所谓的阿拉伯数字的应用。这种数字符号对计算的简化功效简直就是开挂一般。而中国则一直是使用的汉字书写,光是那一堆汉字列成的数学计算过程就足以让一般人抓狂。徐钦倒是听说过有一种专业级的算筹法,但基础不变的情况下,估计也简化不到哪儿去。
这方面倒是简单,只要适时稍稍推广一下数字应用,也就没什么大问题了。另外,也是因为他自己对数学方面并不算特别擅长,微积分之类勉强算是高端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更分不清当中的轻重缓急和实际意义。所以他能做的,无非就是以后慢慢找到和培养一些专业人才,让他们来做适合这个时代的具体推动工作。
物理方面,则是分化严重。
在一部分基础领域,中国的古代工匠等相关人士,其实已经在长时间的有了非常精辟的初步认识。然而遗憾的是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只能作为口口相传的经验之谈,并在不断的战乱中遗散。
这个方面倒是好解决,慢慢教他们一些总结的方法,在扩展一下传授渠道就行,至于是牛顿三大定律还是叫二狗子三定律又有什么关系呢?
至于两极的宏观和微观方面,确实是中国的研究薄弱之处,不过这也主要是时代的限制,欧洲的天体物理学,实际上也要等到一百多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才明显超过中国的水平。至于微观方面,现在大家都是一抹黑,徐钦也没有太多的办法,最多就是以后影响力大了,散布几个猜想出去,然后就任由后世造化。
最麻烦的其实还是化学,这方面一来是这个年代的中国积累极为薄弱,二来是很多东西搞起来很麻烦,不像基础物理很多就是在身边就有的自然现象,缺的只是一个归纳总结,而是需要大量精确的试验和从无到有的系统性构建。
所以徐钦已经打定了主意,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带一批化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出来。正好他中学阶段的化学学得还可以,虽然有十几年没有怎么用了,不过回忆一些基础的东西应该还是不难。只要把硝化棉之类的东西弄出来,有了立竿见影的成效,相信无论是哪个帝王都会对这种能极大提高人类自我毁灭效率的东西非常感兴趣。
所以徐钦今天买回来的东西里面,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一套各式各样的玻璃器皿,虽然不是专业的烧杯试管,但也都是那种比较纯净的玻璃,用来做一些初级的化学试验应该问题不大。不过现在他专门定制的一些特殊器皿,比如玻璃导管、酒精灯,以及高浓度酒精等原材料都还没有配置齐全,所以也只是在自己的小院的角落里找了个偏僻的杂物房间,将这些东西搬进去,并将此处划为日后专门的小实验室。
等到傍晚,估计朱棣也回来了,徐钦再次乔装潜入吴王府,因为中午他们分开之前,朱棣曾留言相邀,大概又是有什么要事要跟他商议了。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