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构建大明命运共同体(1/3)
“问问?”王岳迟疑道。
祝雄点头,恶狠狠道:“当然要好好问问!这帮黑了心的蛆虫,良心坏了,连祖宗都不要了,居然给鞑子通风报信。他们是恨不得咱们都让鞑子杀光!”
张经也道:“没错,老将军说得对,这一战打得这么难,也跟这些无耻之徒有关系,更何况若是不能彻查,不能将背后一人揪出,铲除干净,日后难保不会重蹈覆辙……大人,咱们能赢一次,可未必能赢每一次啊!”
王岳颔首,对这两位的看法表示赞同,内鬼是一定要揪出来的,其实不用王岳出手,旁边的黄锦已经跃跃欲试了,小胖子憋着一肚子气,就要大显身手。
在黄锦背后,还有朱厚熜,皇帝陛下也肯定要大杀四方,毫无疑问,这次朝堂必定血流成河,整个九边,更是会来一次彻底的清洗。
开战之前,王岳也是万分期待,甚至想亲自出手,来一次酣畅淋漓的杀戮,把那些败类都清洗干净……可是当王岳坐在独山堡,思前想后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朱厚照。
或许应州大捷的时候,朱厚照和他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吧?
好容易打败了鞑子,斩杀无数,甚至连对方的大汗都可能受伤,丧命,携着天大的战功,皇帝陛下乐颠颠返回朝中,想要分享快乐……可结果呢?
举朝上下,不但不喜,反而一片质疑之声,说什么劳民伤财,说什么谎报战功……总而言之,将应州大捷说的一无是处。
朱厚照不是没有举动……他把自己的老师杨廷和弄到了内阁,重新授予权柄,并且乐颠颠告诉老师,他杀了一个蒙古人。
杨廷和立马跪下恭贺,可很快各种流言四起,把一场大捷说得一无是处。
面对这个结果,朱厚照辍朝十日,以示抗议,但又有什么用呢?
哪怕你贵为天子,没有人帮衬,依旧寸步难行。
诛杀刘瑾的后果是宦官集团虽然听话,但却没有了多大作为。
武将能打,却不懂如何周旋争斗。
至于文官,他们已经在十几年的争斗中,和皇帝彻底离心离德……朱厚照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老师杨廷和身上,结果这位老师狠狠摆了他一道。
怎么办?
朱厚照又能怎么办?
诛杀杨廷和?
他要是这么做了,估计整个文官集团,就要背叛了。更何况后面还有个张太后……怎么说呢,这就有点像朱厚熜,他要是把王岳杀了,身边的人立刻就会离心离德,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整个文官集团又会趁机背叛……
这么说貌似有点把王岳当成了立皇帝刘瑾,不过事实的效果,左右差不多。
当然了,王岳不会担心朱厚熜犯糊涂……毕竟他们两个人已经绑在了一起,王岳可不是仅仅靠着皇帝的阉竖头子那么简单。
拉拉杂杂,分析了一大堆,不是说王岳功高震主,也不是说朱厚照可怜……尽管他真的很可怜。
现在的问题是要做什么,别以为这一次的胜利很大,功劳泼天,这都是表象,如果不能拿到话语权,不能正确阐释这一次的胜利,后面的事情,就很难说了。
没准就会变成第二个应州大捷,甚至更糟糕,鬼知道一旦史笔掌握在敌人手里,人家会怎么演绎……这年头屁股歪了,颠倒黑白,胡说八道的人,可是不少。
王岳思前想后,他还真的找到了最要紧的事情,那就是宣传!
不惜血本,把这场战斗,传遍天下,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当做到了这一步,很多担心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当大家都知道这场胜利,还有人敢扭曲吗?
即便扭曲了,也会有人站出来,反正要比完全交给一群文人来得好。
至于追究背后的黑手,那就更不是问题了,声势造大了,谁敢包庇?谁敢袒护?
更何况王岳还有更大的野心。他想把这次胜利,变成一个共同的记忆,烙印在更多百姓的心里。
这一点实在是太重要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他们根本不懂自己的国家是什么……甚至说大部分的官吏,他们只有家乡认同,亲族认同,同学乡党认同……至于朝廷,随他去吧,反正只要让我继续当官,我的家里不受影响,管谁当皇帝,还不都是一样的。
甚至换个主子,没准结果会更好呢!
王岳不奢望能一蹴而就,毕竟宋代养士三百年,也就养出了一个文天祥,从现在开始做,三年五年,十年八年,能有效果,就已经很不错了。
同样的,付出代价虽然大,可若是成功了,在这个世上,估计就再也没有国家,能威胁到大明了。
王岳反复权衡,良机难得,他决定还是向朱厚熜提出建议……他让黄锦,将自己的亲笔信,送回京城。
自从接到了黄锦第一份急报,朱厚熜就处在亢奋之中……前面不断有好消息传来。王岳,卢镗,祝雄……三路人马出击,围猎卜赤。
战果可想而知,
朱厚熜甚至已经为如何赏赐有功之臣而发愁了。之前给王岳的爵位,还是有点敷衍……要不要提拔成侯爵……或者至少改成世袭罔替的,最好再给发个丹书铁券。
还有那些有功将士,尤其是那些年轻人,更要大力提拔,他们不但是王岳的心腹,也是自己最忠诚的支持者。
朱厚熜甚至盘算,弄一些士兵进宫,取代原来的锦衣卫大汉将军,皇帝陛下越想越高兴,计划越来越多。
可就在这时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