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2/2)
认识有所提高,发觉佛教是有东西的,而不是一天到晚尽说些那摸不到、看不见的虚幻。再个,在魏晋之际,佛教名僧,多与玄学名士来往,这些名僧也多善清谈,这一来二去的,对佛教了解更多。
东晋以后,佛教教义正式以独立的哲学姿态出现,从玄学名士,到一般士人,大都开始由玄入释,迷上佛学。
此时,玄、佛之间的界线尚不严明,佛学起初依附玄学,时人大都以玄解佛,也就是说,佛学接地气了,不再是如梦如幻的飘着了。
最后,到了东晋,北方虽然乱着,但,南方社会形态相对稳定,人们的心态,也趋于平静,不再像“竹林七贤”那样激进,从挣脱束缚的自我觉醒,觉醒后却又不知自我该往哪里走的状态,发展到了心情上的淡静、和谐,在审美上,也更加倾向于意趣的玩味和心物的合一了。
说通俗点,人们的心境,已经从急躁的,想尽一切办法,甚至不惜节操掉满地,也要突破自我,如同一只发疯的猛牛,四处冲撞的状态中,平静了下来,变成一个舞着水袖的娴静女子。
焜昱国也不能摆脱整体的趋向与影响,但是,甯焽并不兴佛,也不抑佛。
不兴佛,是因为他看到了很多例子,统治者因为大兴佛教,而引起的一系列不好的影响,再个,把佛教抬太高,佛门中人,有些便生出了花心思。
佛门中,的确是有高僧,真的是让人佩服,跟这样的高僧聊天,真正儿是胜读十年书,但,这样的高僧毕竟太少,如果多如牛毛,也就不会被称为高僧了。
遁入空门的人,说是看破红尘,摆脱俗世,可是,真正能看破的,能摆脱的,又有几人?身在佛门,心境却依然是俗人,既然是俗人,就摆脱不了yù_wàng,有yù_wàng便摆脱不掉诱惑。
所以,这是甯焽不兴佛的原因。
可是,佛教毕竟不是空口白牙只存虚无的东西,除了劝人向善外,佛学也是不容小觑的存在。
既然是好的,所以,甯焽也不抑佛。
不仅如此,在焜昱国,那些变着花敛财的寺院,一经发现,惩罚相当严厉,比对犯同样错的一般人,惩罚要严厉很多。
有了甯焽的这个措施,佛教在焜昱国里,发展平稳,和尚不敢生花心思,自然只能专注于本职了。
可是,佛门,是个什么人都能进入的,寺院本着佛教慈悲为怀的宗旨,不论之前犯了多大的罪,只要想遁入空门,经过师父的观察,通过后便可以化身和尚,并没有一个严格筛查的经过。
所以,在这样四处动荡的时候,进入佛门,一些还怀揣俗心之人,便有了想法,杀住持,聚集起乱。
甯昤他们回来后,甯焽给他们讲了现在的局势,然后说:
“这些僧兵真的不足为惧,可是,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斤两,不与军队发生正面战斗,尽干些打家劫舍的事情,军队去镇压,又都跑的无影无踪,这是起兵叛乱吗!这简直就是拉了山头做土匪啊!”
甯昤问道:
“不能找到点蛛丝马迹吗?”
如罗怿回道:
“找是找到了些,可不敢惊动,这些人如同惊弓鸟,稍有风吹草动,立刻作鸟兽散,所以,现在在等机会,等个一下就能把他们一网打尽的机会。”
江忎接话说:
“吐奚王也发来了消息,他们那面也不安定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