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七亩水田二两银(3/4)
了?不过很显然,孙氏拿出的银子并不能让人满意,也不知她到底拿出了多少。
所有人都在探头张望,挂心着分家的情况,可惜只闹哄哄的吵了一会儿,随着郑大福的一声怒喝,堂屋里的声音就又低了下去,断断续续的听不清。
云萝竖着耳朵听了会儿,不由得眉头轻蹙,然后也收回了注意力,不再特意关注。
刘氏和吴氏站在灶房门口轻声说着话,这两个本不怎么亲近的妯娌,经过最近这一连串的事情,倒是亲近了许多,况且,在分家的这个事情上面,二房和三房显然是在同一个阵营。
接下来没有再等多久,不过是小半个时辰之后,堂屋里谈事的人一个个的都走了出来。
云萝第一时间就把目光落到了走在最后面的郑丰谷身上,只见他脸色沉凝,眉头紧锁,神情不大好看,但也还算平静。
他身旁的郑丰收的表现就直接多了,黑沉着脸就差没把字明晃晃的写在脸上,死死的盯着走在他前面的郑丰年,脸上有着很明显的怨愤。
“爹!”文彬跑了出去,跑到郑丰谷的身边,又抬头朝其他人喊道,“五太爷,二爷爷,六爷爷,里正阿公。”
五太爷的辈分最高,但他的年纪却并没有比郑大福更大,也是个身材高大的黑脸庄稼汉,那日在荒地围观菜花大蛇的郑满仓就是他的大孙子。
他摸了摸文彬的脑袋,笑呵呵的说道:“听你满仓叔说,你都能把《千字文》倒背如流了?小子有出息!”
文彬眨了眨眼,说:“还要倒着背吗?满仓叔乱讲,我现在还只会顺着背呢。”
五太爷顿时就“哈哈”大笑了起来,旁边另外几位爷爷也都忍俊不禁。
文彬茫然的看着他们,不明白他们在笑什么。
里正看看他,又对郑大福说道:“你家这几个孩子都是会读书的,你的好福气还在后头呢。”
郑大福笑着点点头,只是笑容却有点僵硬,不大自在。
等把他们都送出门外,又邀请傍晚来家里吃酒席之后,家里就只剩下了自家人,气氛也一下子变得沉闷了。
郑大福转头看身后的三个儿子,又一个个从其他人身上扫视过去,沉声说道:“虽说分了家,但也莫要忘了你们仍是同气连枝的亲兄弟,往后还是一样要相互扶持,不可生疏了。”
郑丰年连忙拱手说道:“爹放心,儿子不敢忘记这些年来两位兄弟对儿子的扶持,若没有他们,儿子哪里能安心的读书这么多年?”
“你明白就好。”又转头看向另两个儿子,叹气道,“我晓得你们心里不很满意,可他是你们的大哥,又担负着光耀门楣的重任,一心读书也最是缺不得家中的支持。”
郑丰谷闷声说道:“爹你不必这么说,我都明白。”
郑丰收却撇着脸闷不吭声,也不打声招呼,直接转身进了屋。
这明显的甩脸色让郑大福脸色难看,但或许是真的有那么点愧疚,他竟是强忍了下来,转头又嘱咐孙氏,“今儿的饭菜都安排得丰盛些,莫要让人瞧了笑话。”
孙氏瞅着几个儿子,愤怒的、伤心的、怨恨的、失落的,神色极为复杂,又听见老头子的嘱咐,直接甩了袖子进屋里去了。
郑丰谷不忍心看着老爷子三番两次的被下面子难堪,说道:“爹,你也回屋去歇会儿吧,时辰还早,田里现在也没啥活。”
刘氏也站在灶房门前说道:“您放心,小萝今天带了两只兔子回来,再添上些豆角菜蔬,倒也不会失礼。”
郑大福的脸色缓了缓,又轻轻的叹息一声,闷头进了堂屋。
郑丰年还朝刘氏说道:“有劳弟妹了。”
刘氏的脸色略微有些僵硬,郑丰谷已转身朝刘氏走去,轻声的与她说着话,半点没有要搭理郑丰年的意思。
郑丰年不禁有些怔愣,更多的是羞恼。
这么多年了,还真的从没被下面的弟弟这般轻忽过呢。
不由得冷哼了一声,甩袖离开。
真是不知好歹!
文彬颠颠的跑进了屋,后面跟着郑丰谷和刘氏,云萱忍不住有些急切的问道:“爹,是咋分的家呀?爷爷分了我们多少东西?”
郑丰谷神色微滞,然后走过来在凳子上坐下,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轻轻的摊开在了桌面上。
文彬伸着脖子张望,云萝也从床铺滑到了地上,扒着桌沿看分家文书,目光微动,下意识抬头仰望。
郑丰谷叹了口气,“这个院子归二老,在我们没有另外起房子前可一直住在这儿,镇上的小院子我们反正也用不着,就归了你们大伯,还有家里的田地一分为四,我们三房分别得七亩水田,剩下的水田和旱地都归二老所有。还有粮食,分得了三百斤,银子……二两。”
最后那个“二两”出口,他禁不住的喉咙干涩,几乎说不出声。
云萝将那纸文书拿到了手上,旁边也迅速的探过来一颗好奇的小脑袋。
文书上写的可不仅仅是如此呢。
家产四分,二老得白水村的大院子、七亩多田地和一头老牛,长子郑丰庆得镇上的小院和七亩水田,而二老是跟着长子,以后干不动活了就得长子给他们养老,等他们老去之后,他们的家产自然而然的归了郑丰年。
郑丰谷和郑丰收分别得七亩水田、二两银子和三百斤粮食,另有锄头镰刀等农具若干,锅碗瓢盆若干,半头猪和两只鸡,以及他们屋里的几口箱子和两张床。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