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兰若蝉声》

妙笔阁小说网(miaobige8.com)

首页 >> 兰若蝉声 () >> 第124章 秦皇嫡储二子辨 魏王安坐五路平(下)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miaobige8.com/197512/

第124章 秦皇嫡储二子辨 魏王安坐五路平(下)(2/3)

藩篱,朕根本不想和他们打窝里斗的烂仗。

若是四路皆平,穆泰,他还会坚持与朕撕破脸吗?”

“可是穆泰他已然亮出反棋……”

“放心去办吧。

穆伯智的前妻是先帝饶阳公主,纯陀嫁过去不辱没她。

再说老子造反,儿子只要愿意悔改,也未必不可再用。

朕不是把陆洪度也保下来了吗?

就算真的保不住,朕也会做主,再将她许个好人家。

此去平城,你看穆泰脸色,便宜行事吧。”

元澄只能应是,退在一旁。

“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应对这一场危机,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保存大魏国力。

否则柔然,萧齐,都会趁我们内部虚弱的时刻来捅刀子。

吐谷浑,高车,高句丽也会趁机脱离我们的控制。

我们真正的敌人永远在外部,朕曾经不止一次地向你们讲过吴王视角的高屋建瓴。

如果你们都明白,那就应以大局为重,放下成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皇位传承,值勤旧制,在真正的力量前面都是可笑的陈词滥调。

只有强我大魏,才能真正捍卫每一个人的利益。

朕相信穆泰,陆睿,源怀,长孙道,他们终究会明白这一点。

每个国家内部都免不了有暗流污潮。

朕这一仗不但要赢,还要赢得漂亮。

然后我们就能坐看山河,笑看周边的那些势力因为赌错局势而分崩离析。

那时,才是我大魏真正的朝阳!”

这一段话说得慷慨激昂,在场中听者胸中无不气血翻涌,

李冲李彪两支笔杆如龙蛇狂舞,如打了鸡血一般奋然疾书。

等到朝阳升起时,大魏又将气象一新。

》》》》》敲黑板时间《《《《《

这节需要补充的知识点特别多,比如南北朝真的会有蒸馏酒?能吃到西瓜?当年金庸先生就因为作品众出现西瓜被“有识之士”挑过刺儿。金庸先生脾气好,就没吱声。没关系,笔者会为他老人家平反。不过这些我们先放一放,先把赵高,胡亥的事情讲完。

首先!必须先提这个首先!《史记》这本书当然是有权威学术价值的,但并不代表他所记载的事情一切都对。我们知道太史公是个抄书郎,所以他自己虽然不懂先秦姓氏,称呼都抄得是八九不离十。所以《史记》当中记载的真伪,和他所抄书籍的真伪有关,我们还是需要和同时代其他典籍横向对比,才能找到真相。比如说出土书籍《竹书纪年》,比如说考古学出土的秦汉简。

在《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中有一篇非常著名的《赵正书》。赵正,既赵政,秦王政幼年真名。以赵正称秦始皇,其实是不认可秦始皇王位的一种称呼。在这篇简文里记载了与《史记》不同的储君论。所以有学者认为,当时因为秦史残缺,关于秦王立嗣有许多说法,《史记》只是选抄了其中一种。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太史公抄的就是《陈涉世家》里陈涉(既陈胜)起事时的版本。汉与陈王的关系大家应该知道,陈王是伐秦始作俑者,项刘之战,刘邦就是网罗了不少陈王旧部,这才能与楚霸王制衡最终夺取天下的。太史公抄陈王说,这一做法从现在看来,非常容易理解。

《赵正书》中关于魏王立嗣是这样写的:

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

秦王胡亥弗听,遂行其意,杀其兄扶苏、中尉恬,立高为郎中令,出游天下。后三年,又欲杀丞相斯,……,秦王胡亥弗听,而遂杀斯。

按照《赵正书》的记载,是李斯和一名叫某去疾的御史官联名进谏要求立胡亥为嗣的。并没有赵高什么事儿,最后杀扶苏,蒙恬,李斯的,也是胡亥,没有赵高的影子。

这段记载,对于扶苏,胡亥,赵高都是颠覆。我们如何去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那我们就应当更深入的去认识几个人。

第一个人是陈胜,这个人绝对不是简单的雇农。以当时的文化普及率,一个开口闭口“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人怎会没有出身?尤其是在秦代,氏族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陈胜应该是落魄陈国贵族。这一点从他攻破陈县,陈城,轻易得到三老以及陈馀的支持,也可以看得出来。陈胜这个人非常会编故事,正文中我们已经说过。在《陈涉世家》中曾经记载他这样一段话:“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在提到二世不当立的时候用的是“吾闻”两字,并无出处。其事亦不涉赵高。应该篡位故事最原始的版本。

第二个我们来谈谈赵高。赵高的黑化,是一件很匪夷所思的事情。首先,秦史不全,赵高无传,我们对于赵高的认识,都是《始皇本纪》,《李斯传》,《蒙恬传》当中记录反派配角形象。首先这几套传记真的很小说化,原因是其中记录了很多密谈阴谋,内心活动,正派人物自杀前的自白……这是什么神史官开启上帝视角记录下来的?种种迹象表明,赵高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史学家,学问人,他出身赵国公卿,父兄死于长平之战。赵高十七岁傅,入学室为史学童(出《睡虎地秦墓竹简》)。二十岁除史,二十三岁并课第一除为尚书卒史,以刀笔之能,进入

状态提示: 第124章 秦皇嫡储二子辨 魏王安坐五路平(下)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