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八章 以德导行(2/3)
些事情,蔡卞与臣说过,臣并不是来求情的,臣是担心,这般下去,不止是臣,怕是章惇等人,也要被牵连进去。”赵煦唔了一声,神情有些感慨。
‘开封府试点’,看似是只在开封府,但波及的范围着实不小。
如同苏颂一样,哪怕章惇持身守正,没干那些事,那他的家族呢,门生故吏,师友亲朋呢?
官场最本质的还是关系网,大宋阶层已基本固化,谁敢说章惇的身边就是清清白白?
李家这件事,如果章惇或者‘新党’某些人刻意操弄,苏颂以及苏家能跑的了吗?
舆论一起,朝堂必然有所反应,作为‘旧党’魁首,苏颂能撑得住吗?
位置再换到章惇,章惇本就是众矢之的,若是拿到了切实的把柄,闹上朝堂,赵煦能不顾法度,不顾朝野反弹,强行庇护吗?
难!
赵煦心底浮现了这个字,继而又看向苏颂,笑着道:“苏卿家有什么可以教朕的?”
苏颂倾身,道:“臣不敢,只是有些话,想与官家说。”
陈皮跟在另一侧,悄悄看了眼苏颂。
这位老大人要说什么?
现在朝野对这位老大人都很不满,‘新党’不满,‘旧党’更不满,想送他走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苏颂说完这一句,稍稍斟酌,道:“官家,关于治国,圣人多有论述,古往今来不乏诸多的经验教训。臣仕途辗转数十年,也悟出了一些。”
赵煦面露感兴趣,道:“卿家说来听听。”
苏颂随着赵煦慢慢踱着步子,道:“官家,人以德为本,以德导行,德不在,则人心不服。是以,人要有德,事才能成,无德不立。朝廷行事,首重以德,得不存,民心不附,社稷危矣。”
赵煦静静听着,面露思索,没有说话。
苏颂见着,继续说道:“具体到‘开封府试点’,为什么朝廷会遭遇如此大的反弹,德不存!纵然占据了理,但理不能服人,唯有德可以。”
说到这,苏颂没有断句,没有藏着掖着,继续说道:“朝廷在做对的事情,可却先失了德,德行二字,少了德,故行不通。”
赵煦看向苏颂,神色不动,道:“卿家,还是反对新法,要朕废除新法?”
苏颂没有回避,直视赵煦的眼神,道:“事情到了现在,已经没有回头路。臣说这些,是觉得,朝廷要以‘德’先行,而不是一力的蛮横推行,否则今日是李家,明日,可能就是官家。”
‘李家’与‘官家’自然不是一回事,苏颂的话意思很明白,现在‘新法’推行采取的是彻底式的蛮横政策,迟早会烧到赵煦自己头上。
变法变到自己头上,那得多尴尬?
可现实往往就是这么尴尬,赵煦对皇家的财产了解还不多,但其中的龌龊肯定不比外面这些官吏,士绅大户少,必然有过之无不及!
权力有多特殊,干出的事情就会有多奇葩!
赵煦这次真的面露思索,他对苏颂的话有些明悟。
‘德’,朝廷确实在这方面处于劣势,这方面,司马光等人做的最好。
走了几步,赵煦忽然再次看向苏颂,道:“苏相公觉得,朕以及朝廷,现在应该怎么办?”
苏颂不再铺垫,直接说道:“官家,臣认为,朝廷需立德,而后行事。臣建议,对‘新法’,尤其是‘方田均税法’大幅度修改,不能逼得过甚,以缓和为要,徐徐图之,否则天下,迟早群起而攻之。”
陈皮瞥着苏颂,心头暗惊,没想到这位苏相公,今天还是来‘反对’的。
陈皮又悄悄看向赵煦,或许,只有他才能明白,年轻的官家在变法一事态度上何等坚决。
赵煦听明白苏颂的意思,语气十分平静的道:“不可。”
赵煦没有多说什么,平平淡淡的‘不可’两个字,在苏颂耳边如同惊雷,伴随着不可言说的坚定。
苏颂似乎不意外,沉吟着,道:“官家,今日臣去,明日韩宗道去,我们二人一去,接下来,就该是章惇,蔡卞了,他们二人一去,官家何以自处?”
苏颂的话说的直白,坦荡。
而今朝堂没谁不知道,赵煦刻意留下苏颂,韩宗道就是来挡枪,背锅的,二人去是迟早的。
如果‘旧党’两位大佬一去,朝野的所有攻击矛头必然指向章惇,蔡卞,这二人能抗多久?
现在不是熙宁年间,却比熙宁年间更为可怕,激起的是最深层次的矛盾。
如果,蔡卞,章惇二人扛不住,那最后的矛头就是赵煦了。
赵煦这个皇帝,要怎么办?能怎么办?
那是天下几乎所有的士绅,官吏!没有‘新党’冲锋陷阵,皇帝独木难支!
赵煦脚步平缓,神情没有多少变化。
苏颂说的这些,他自然有考虑,却不会任由苏颂说的这般发展。
苏颂,韩宗道去留,由他决定。章惇,蔡卞更是如此。
什么时候,轮到所谓朝野,天下士绅左右他了?
赵煦背起手,笑了笑,道:“重病须猛药,猛药往往有副作用,撑不过去就是死,撑过去了就能长的更好,活的更久。这个过程,有去无回。卿家,这件事,无需再说了。”
苏颂来之前就有所预料,心里轻叹,继而道:“官家,世上的路,没有笔直的康庄大道,该转弯的时候,必须要转弯,否则走了岔路,就无法回头了。那样的后果,官家比臣看的清楚。”
赵煦忽然转头,看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