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强盗之国(1/2)
激烈的对撞持续几分钟后双方就本能的各退一步,这主要是前排死伤太过惨烈,其他士兵最开始冲阵那股气势已经消了大半,再加上捅人砸人(长枪也可以用来砸)太过耗费力气,所以前排士兵纷纷后退。
这时候就彰显出精锐和普通士卒之间的区别了,如果赵作仁一方的前排长枪兵个个都是上辈子地球历史上的戚家军精锐,这时候一定会顺势攻过去,哪怕体力消耗过大也能凭借血勇之气以及铁一般的纪律杀过去。
这一进一退,整个军阵自然而然就压过去了,如果对面后续力量不足,或者是替换的士卒不够勇武,军官不敢奋勇上前抵挡,估计这么一波就能把整个军阵推掉!
只可惜,肖云阳的虎贲旅和对面的成已本部战兵半斤八两,退的非常默契,即便有少数不甘心或者说勇猛的士卒,看到身边人都退了,自然不会主动上前送死。
双方军阵隔开数人间距后,后排的生力军很快在军官的命令下和前排退下来的士卒完成了替换。
双方分离没过几分钟,两者的生力军已经后排变前排,嗷嗷叫着再次冲撞上来。
然后又是一波惨烈的兑子消耗……
军阵碰撞就是这么枯燥且无趣,由于军阵士卒之间空隙太小,个人武艺在这一刻被无限缩小,只能靠集体的力量来回冲刺。
谁能扛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
当然,只是战胜对面的军阵而已,如果敌军还有后续的预备队生力军,战斗还有的打。
只是这次作战赵作仁把虎贲旅的军阵摆的非常开阔,根本没有留预备队,对面的成已则以为赵作仁犯错,同样把军阵摆的非常开阔。
简单来说,双方的军阵对撞如果一方失败,谁都没有预备队往里面填充,只能眼睁睁看着大阵被突破分割包围乃至最终瓦解。
当然,赵作仁知道自家的虎贲旅战力比起对面的成已本部兵马相差不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击败,如果虎贲旅爆发一波的话,还能直接推平成已的本部兵马。
所以赵作仁敢赌!
然而,对面的成已心态则完全不同。
他对自家本部兵马有信心,但这股自信不是说觉得本部兵马能独立击败对面的燕军精锐虎贲旅,而是认为自家本部兵马能牢牢拖住燕军虎贲旅,然后等着两翼的大股兵马完成合围大势,三面夹击!
可是,现在两翼兵马已经被赵作仁凭空召唤出来的箭阵射得亲妈都不认识了,崩的是一塌糊涂,如果不是对面的燕军肉搏士兵兵力实在是太少,只要掩杀过来被三面夹击的就是成已本部兵马了!
不过赵作仁也不傻,系统士兵是悍不畏死,装备也不错,但人数摆在那里,不到两千人冲上去掩杀,失去步兵方阵的掩护后,成已只需要把自己身边的骑兵派出去来回凿穿几次,这不到两千大燕披甲兵就交待在那里了……
步兵没有军阵遮蔽面对奔驰的骑兵劣势太大了,一个普通骑兵可以轻松在奔驰状态下枭首一名步兵勇士!
嗯,玩过骑马与砍杀游戏的人都知道,自己面对奔驰而来的骑兵时想要砍中对方有多困难……
要是几名骑兵来自不同方向穿插过来,基本上不是被战马撞飞就是被来一下狠得!
至于后面的大燕射声勇士(冷兵器时代一般称弓箭手中的老兵为射声,寓意着他们射出的箭矢响声十足,一般而言,越强的弓弦射箭的时候震动产生的音量越大。),赵作仁还另有他用,所以不会将他们当作肉搏兵派上去。
击溃成已所部两翼杂牌军后,大燕射声勇士在赵作仁的传令兵调动下,全军一丝不苟的直接转向,踏步走出一条斜线对中间的成已本部军阵形成半包围的形势。
成已眼瞅着对面的两翼大部弓手部队,在少量长枪兵(大燕披甲兵)的掩护下,渐渐合围自己的中路本部兵马,却不敢下达撤军的命令。
成已已经没有预备队了,中间的本部主力已经完全跟燕军的虎贲旅接触厮杀,摆开的还是纵深很浅的薄阵,连前阵变后阵作为殿后部队做做不到!
成已本部兵马在朝鲜半岛这里还算能打,但按照赵作仁见识过的冷兵器时代标准,也就是勉强够得上大国正规军的水平。
当然,不是那种王朝末代的大国,而是王朝巅峰时期的大国。
毕竟成已的本部兵马经历过不少战斗,作战经验还是蛮丰富的。
他们缺乏的是更先进的整训,以及军队的作战荣誉感。
这两点很难弥补,第一条需要消耗更多的财力,并且积累大量的国战并有至少一名军事大家总结出来,编纂为类似步兵操典的东西,来对军队进行训练。
如果做到这一点,正规军就可以进入流水线生产阶段,所限制的也只有财力了。
这个世界的大汉帝国就达到了这个水准!
只不过大汉帝国只做到了步兵流水线生产的境界,骑兵还没有达到那一地步。
至于和大汉帝国对抗的匈奴王庭,则完全是靠着游牧民族长年作战的野蛮,以及以战养兵的模式打造出来的强横骑兵集团。
匈奴可比大汉帝国好战得多,谁叫匈奴人穷呢?
穷山恶水出刁民,一个国家如果穷的话,自然要不断对外掠夺来弥补自身。
而对外战争就需要募集训练更多的军队,军费缺口变得更大,需要掠夺更多的资源,而掠夺同样可以让人产生依赖性快感,于是匈奴就变成了强盗之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