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枪和骰子(2/3)
是不能无底线的斗。“朕以为,明制虽然有些问题,但是并不大。虽说取消了宰相一职,事权都集中到了皇帝身上,可是也并非皇帝一人亲自做主,还有内阁大学士,还有六部,还有通政司、都察院和大理寺,而且很多事情是必经廷推、廷议、廷鞫的”
宁渝在这一点上可是丝毫没有买老师的帐,他虽然知道崔万采确确实实是出自于一片公心,也确确实实是为了大楚好,为了他宁渝好,可是宁渝依然是不会同意回到唐时旧制,因为他宁渝根本就不是李二那样的皇帝。
说起来,在文人心中君臣相得的典范是李世民、魏征,魏征善谏,李世民善于纳谏,表面看上去一片和气美满,也被文人夸了一千多年,成了圣君名臣。
但是,这样的名头不适合宁渝,因为在宁渝的计划当中,他要做的皇帝不是这种会顾忌虚名的皇帝,他有很多事情在这个时代是没办法跟士大夫和谐相处的,比如宁渝要改科举考试内容,不考四书五经了,考科学知识,这是能跟士大夫商量的事吗?
很明显,宁渝要做的皇帝是一个类似于秦始皇一般,一言九鼎的皇帝,哪怕他的很多举动放在这个年代,不会为任何人所理解,可是他该做的依然会去做,现在不做将来也会做,那么加强君权也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宁渝要的,不是别的东西,就是要言出法随,就是要说一不二。
崔万采听完宁渝的一番话后,虽然面上没有什么波动,可是手指却捏得有些发白,他轻轻叹了口气,黯然地退到了一旁。而李绂的眼神里却闪过一丝兴奋,他确定自己已经明白了皇帝心里的想法,这是一个真正的雄主。
做大臣的,面对的皇帝其实是非常关键的,君臣之间也很讲究一个缘分,遇到一个知人善任的皇帝,自然值得可喜,遇到一个暴戾无度的皇帝,也就只能哀叹了。
“朕以为,当下大政暂且先放下,可是有一点却是必须要提前说好,这内廷与外廷之间绝不能再有丝毫的瓜葛,内廷将会彻底取消宦官制度,罢尽太监,也不许男子私自自宫,宫廷之中的一应事物均采用女官制。”
见到崔万采偃旗息鼓了,宁渝反倒是偏转了话题,他一下子就把话题带到了内廷与外廷上面来了,让大臣们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对于宁渝所言,却感觉到万分兴奋。
对于文人们来说,最恨的是什么?阉竖绝对是榜上有名,实际上作为皇权的一种延伸,宦官参与政治本质上是会被文臣们抵制的,明末前的东林党与宦官的斗争便是这种鲜明的体现,不过与其说是东林党不满宦官,更多的还是不满随意插手地方的皇帝。
说起来也很有意思,对于文人们来说,他们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把皇帝当成一个神像一样,供奉在那里,少了还不行,可是若是这个神像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和动作,那么文官和士绅们就会联合起来,把神像伸出来的手给剁了,太监便成为了这种斗争的牺牲品。
如今见到宁渝主动要禁绝太监,便使得大伙有些喜出望外了,这个时候谁还管所谓的祖制不祖制,传统不传统了,只要对于文官集团有利的,那就是好政策。
尽管几天前宁渝带着大伙去东华门外做了次秀,可是很明显许多人都没有特别去在意这件事,他们在意的只是宁渝选人用人的一套标准——明君之治不过是百姓们的一种臆想,因为皇帝无论怎么贤明,最终都是需要靠为官者去实施。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宁渝竟然真的打算把宦官制度给取缔了,这样文官集团们便再也没有约束了——除非宁渝再一次扶持起宁家的宗族力量和勋贵力量可是这二者的破坏力可比宦官们强多了,很多人以为宁渝是不敢选的,谁都知道,宗族和勋贵都是要吃肉的,
真的不敢选吗?宁渝脸上露出几丝笑意,实际上扶持宁家宗族和军伍勋贵集团,已经是宁渝制定好的计划,而且他也不会担心宁家宗族和勋贵集团的反噬,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开拓的时代,海外的大片领土足以满足他们的胃口
“因此,朕便要彻底隔绝内廷与外廷,内廷不得干政,外廷也绝不可干涉内廷。”
宁渝这一番话信息量还是很大的,他的意思大臣们都听懂了,过去的皇帝属于那种什么都可以管,但是什么也都需要被天下人去节制,好比天子无私事,哪怕是皇帝在后宫玩一些小游戏,都会被科道言官骂个狗血临头,荒淫的大帽子可就扣上了。
既然这样,那就做一个交易,皇帝取消了宦官制度,内廷不会再干涉外廷,也就是皇帝不能再随意到处插手,可是也有一样东西需要换来,就是皇帝的私人生活,也不能被外廷干涉,这些都属于皇帝个人的自由。
这一点让大臣们有些难以接受,无论是崔万采还是李绂,都感觉有些别扭,他们的想法虽然已经超越了同时代的许多人,可是依然会以为一点,那就是皇帝不仅仅只是作为皇帝,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既然都是象征了,行为举动自然要符合标准,否则岂不会让人笑话?
特别是控制皇帝的私事,可是大臣们最大的乐趣了,如今皇帝居然说,以后互不干涉?甚至还有一点关键之处,那就是将来的嫡位之争的问题,这立嫡到底是内廷之事还是外廷之事?若是将来皇帝自己突发奇想怎么办。
这些问题很快便成为了悬在大臣们头上的刀,他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