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他就是个普通人。(1/2)
皇帝听说胤禛病重在城门外,一心只想着,赶快让他进来看看究竟怎么样了,赶快召集太医诊治。根本没考虑太多。梁九功听了他的吩咐离开后,皇帝穿衣服起床,才有心思想别的。
自然也想到了硕大人暗想的那些问题。
胸口瞬间闷堵得缓不过气。
盯着旁边侍候的太监看了一会儿,轻唤道:“赵胜”
赵胜向前走了两小步,支着耳朵等听下面的吩咐等等又等等,也没听见后面的话用眼稍的余光看到皇帝的视线已经挪到了别处,他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皇帝又唤了他一声:“赵胜,你”
赵胜应话道:“奴才听万岁爷吩咐。”
现在再派人过去,估计没到承安门,城门就已经开了。
即使来得及,今晚之事传出去的话,也会遭人背后议论。
算了,听天由命吧。
皇帝迟疑了片刻,交待:“你再派人去太医院,让他们把药炉子,可能会用到的药材也带上。就在这里熬药。告诉他们,怎么快怎么准备。”
赵胜应声出去。
皇帝在殿内来回走了两圈,落坐在软椅上,越想胤禛逼宫的可能越大。先谋划刺杀自己,装失忆。回来之后,暂不回京城,而是去朱家庄。一是能向费扬古表明,对苏樱的重视;二来方便和外面联系。然后再装病利用他的舐犊之心,开皇宫的门。
类似事件,历史上还少吗?最典型的唐太宗,在玄武门伏兵射杀了亲兄弟,又逼李渊退位。李渊可是开国皇帝,跨马提刀征战大半生,文韬武略兼备,还不是被亲儿子要挟。
今晚可是天时、地利、人和,样样俱备。掌管京城禁军的九门提督费扬古,是四福晋的阿玛。一边入宫拘禁他,同时围困京城中其他皇子府,明天老四就拿着他的诏书登基了。朝臣们一看局势已定,大部分会向新君俯首。有不服的,使手段慢慢让你服,再不服的寻个罪名杀掉。
想到此,皇帝浑身瘫软,嗓子干涩。想喝两口茶,端茶盏的手腕颤抖。当年听说吴三桂反了,他心里慌张,表面上还算平静。
眼前的情况,跟那些叛敌们大不一样。这是他儿子。被儿子逼宫,下任皇帝主持下修的史书,会把他的功劳一一抹去。就像李渊,他的那些丰功伟绩,全部都安在了李世民的头上。
皇帝觉得自己的呼吸都要停滞了。不知道究竟是过了多长时间,听到了梁九功的声音:“万岁爷,四王爷来了。”
“来了?到哪儿了?”皇帝摁着扶手想要站起来,只是腰背直了直,屁股有千斤重似的,坠在椅子上不动。
梁九功进了殿,应声道:“回万岁爷的话,四王爷在门外马车上,在昏迷中。万岁爷,把四王爷安置在哪里?”方才出去的时候,皇帝只说了让来乾清宫。乾清宫里有九间房,设的都有龙床。是让睡床上,还是临时打地铺啊?
皇帝站起了身。
接着又想到了什么,急声问:“硕禄呢?”
梁九功答:“硕大人送四王爷一起过来的,也在外面候着。”顿了一下,又说:“城门已经关上了。”
皇帝这才松了口气。一时间觉得,胤禛真是病重,是件大好事。声音也恢复了正常,吩咐道:“把四阿哥安置在偏殿。”话出了口后,又意识到。他那些杂念和胡乱猜测,太对不起他的老四了。
愧疚之意汹涌而来。
快步走出去,亲自去迎。
乾清宫外,苏樱已经下了马车。皇宫这个她曾无比讨厌的地方,此时成了她的依靠。
这里有人顶着。
这里的人神通广大,胤禛在这里就性命无忧了。
今夜,苏樱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而在这之前,她从未想过胤禛会在她活着的时候,死去。
听到胤禛在四川遭到刺杀,昏迷两天未醒的消息,她认真仔细地思考了一整天。
这个人在前世,可是做了皇帝的。
这一世,虽然与前世有很大的不同,他也不一定会再次是皇帝。但总不会是年纪轻轻,还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就一命呜呼了吧?
前世里,他可是做了很多对老百姓有利的事。例如,改革了土地制度、实行火耗归公、倡导官绅一体纳粮,豁除某类人的贱籍等等。没有了他,谁来做这些事?
当今的皇帝就不用说了,施的是仁政,哪里需救灾,只会用国库里的银子,断不会打官员的主意。官员们还缺不缺钱的,都去借国库里的银子呢。也正因为这样,到了皇帝晚年,国库才亏空的严重。救不灾,打不起仗。胤禛登基后,用了强硬的手段,顶着骂名改革,最严重的一次是,学子们知道当官也要纳粮,甚至拒绝科考以示抗议。
这些事情,性格温和的八阿哥是不会去做的。他和大部分的官员关系都很好,不会与他们作对。而这些皇子中间,只有八阿哥的能力能与胤禛相提并论。
国家能否昌盛,很大程度在于执政的皇帝以及文臣武将。胤禛这样的,成不了皇帝,也应该是位重臣啊。不然,谁来做这些事?
重活一世,难道只有她和她身边的人比前世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反倒比以前不好了?
断不会是这样。
上天不会这么安排。
所以,在九公主为胤禛生死未卜焦虑时,她一点也不担心胤禛的安危。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他去做。
可是今夜,看到气息微弱的胤禛,苏樱不这么想了。
他是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