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缺乏自信的曹操(1/2)
而后,曹洪从蔡阳处得知了白马的情况,想来就是刘延所谓的后手,收兵回了濮阳。
不是曹洪冷血,不为刘延复仇,说实在的,就他这战熊军对上文丑的五万大军最多也就是五五开。
何由?
全在于文丑一人!
这个时代,依旧是武将能够以一己之力决定战局的时代。孙策在徐州一战后就独立一营,离开了战熊军的编制。战熊军中武艺唯一能看得过去的也就曹洪自己。这一战,曹洪的主要目标是守住东郡,尤其是濮阳城,所以曹操也没有给他多安排什么勇猛的战将。毕竟守城战,只要准备充分,架好床弩,哪怕是文丑这样的猛将都会吃瘪。
不过一旦濮阳城被攻破,那么曹军的前线东西两部分就等于被袁军割裂开,无法相互驰援,就连粮草运输都会变得极为困难。所以,曹洪必须及时回防濮阳,做好准备。
————————————————————————————————————
“刘延战死!白马城被攻破!”
曹操看着这封由明镜堂传出来的书信以及曹洪的书信,不禁有些愤怒。
刘延跟随他多年,正是因为刘延的能力,治理一郡之地绰绰有余,同时他的指挥能力也十分出色。在曹操看来,刘延配合曹洪守住东郡应该很轻松。但谁能想到文丑竟然迅速就攻破了白马城,而且刘延就这么轻易地战死了。虽然死得也算是轰轰烈烈,而且也给袁军造成了一万余人的伤亡和极大的士气打击,但是曹操宁可白马城轻易被文丑攻破,也不希望刘延就这么战死了。
区区一个白马城和刘延的价值能比吗?
不过,这倒是让曹操警醒了些。
曹军的东线守备虽然充分,曹洪、李典虽然指挥能力不俗,但是如同白马城的结局一样,缺少一些武艺高超的战将,这是东线的一个大破绽,曹操绝不允许任何小失误导致东线出问题。
“孟德,东线交给我吧,我带君明、子丹、文烈、伯仁去濮阳城,调伯符和公瑾去泰山郡助曼成。”郭嘉也瞧出了曹军的问题,开口道。
“可是,奉孝不在我身边出谋划策,我总有些不安。”
曹操有些犹豫,这么多年来,只要郭嘉在他身边出谋划策,他就没有败过。有郭嘉在身边,他就不用担心自己会中敌人的诡计,他也可以放心大胆的指挥大军。可是,郭嘉不在的话。。。。。。
“哈哈哈哈哈!”郭嘉开口大笑“孟德啊,孟德,你的智谋本就不在郭某之下,何必妄自菲薄?你太小觑自己了,或者说,你太高看我郭奉孝了。”
郭嘉突然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自己重生为郭嘉,比原本历史上的郭嘉的表现更为出色,这也造成了曹操的一身本领没有表现的机会,也没有通过自己亲自大胜的一场场大战积累足够的自信。
历史上的魏武帝可不是如同现在这样。《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的战役中,光是曹操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战斗行动的大约有三十次左右,其中胜者占绝大多数,而败者十中不足一二,且其失败多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例如,讨董卓时败给徐荣,一是兵力太少,二是操系初次从事军事指挥活动,缺乏经验;建安二年败于张绣,也是是由于麻痹,与指挥能力高低没什么太大关系。相反,那些获胜的战例,不仅极其依赖曹操的指挥能力,而且大多都赢得十分漂亮。如建安三年之大败张绣的追兵,建安五年之利诱、击败袁绍军,建安十一年之不战而取袁氏兄弟的首级,等等,即都是如此。
而且,曹操善奇谋,尤爱声东击西,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
奇诡难辨,这才是曹操的军事指挥风格。
曹操这一句话,让郭嘉更加坚定了自己必须暂离曹操身边让他独立指挥的心。
“走了!记得下军令啊,我先行一步了。”郭嘉不给曹操反驳的机会,老子直接就去了,你还能怎么样?没办法,哥俩关系好,舍不得砍了咱。
呵,曹操看着郭嘉离开大帐,也是会心一笑。是啊,自己什么时候变得那么不自信了。在郭嘉来投靠自己之前,自己还不是每战必亲征?卞水一战,自己数千轻骑便敢追击拥有数万人之众的董卓大军。
况且实在不行,这不是还有戏志才在身边帮着自己查漏补缺吗?
“志才,帮我按照奉孝所言写两份军令,随后交给奉孝和伯符。”
戏志才点点头,其实他刚才也想说曹操太不自信了,而且郭嘉的能力也掩盖了曹操自身的光芒,但是他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毕竟不像郭嘉、荀彧这二人和曹操的关系那样亲密,他这样说也难免会落个嫉贤妒能的声名。
如今,郭嘉自己主动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劝诫了曹操,还暂时离开了曹操身边去往东线,不仅对战局有帮助,还能帮曹操重拾自信。
————————————————————————————————————
而袁绍大营处
袁绍在得知了白马城破、东郡太守刘延被斩的消息本来还是挺喜悦的,但看了战损比之后,袁绍也怒了。
一万人的伤亡啊!
文丑麾下这五万人可不是一般的袁军,这是袁军的普通军队中的精锐,而袁军的这支精锐就这么战死了一万,还是为了座区区白马城?先锋马延也战死了,吕旷被重伤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