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前朝旧事(1/2)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口号,自北平起兵造反。
建文四年七月,燕军攻陷金陵,谷王朱橞、李景隆等人降燕。宫中火起,建文帝朱允炆失踪。
混乱中,金陵城十三个城门开开合合,说不清究竟有多少魑魅来了又去,多少魍魉暗夜又行。
沐王府侍卫长燕良临危受命,带着家眷及数十人的护卫队,悄无声息地出了城门,消失在西南方向。
永乐二十年,青峰县。
杜家老宅位于城南太平桥旁,宽敞的五进宅院,青砖灰瓦,青石铺路,两扇黑漆如意门,显出几分与众不同的威严。
这里只住着朱老太太与大儿媳妇林颂音,林颂音嫁到杜家快十年了,尚未得一男半女。
二儿媳妇朱铃兰生有一对五岁的双胞胎儿子,现随丈夫杜永思在青岩卫所,并不住在老宅中。
事实上,林颂音和朱铃兰都是杜永思明媒正娶的妻子。
虽然,这并不合规矩,但林颂音多年无所出,且父母双亡,娘家早已无人。
杜永思念她无依无靠,两人又是年少相识,不忍休妻。
就连朱铃兰,哪怕生了两个儿子,又是朱老太太的远房侄女,也愿意屈居二房,彰显自己贤惠大度。
于是,就有那好事之人私下议论,说林颂音太自私了,生不出孩子还霸占着大房的位置不肯让贤。
还说杜永思不愧是重情重义的好男子,就是委屈了朱铃兰。
一开始,林颂音不是没有自请离去,但杜永思却道:“孩子也是要讲缘分的,我们还年轻,什么时候这缘分来了也说不准。何况,你一个孤身女子又能去哪儿只要有我在一天,就会照顾你一天。”
彼时,杜永思还不是青岩卫正五品千户大人,而林家世代军医,祖籍金陵。
洪武十四年,林颂音的祖父林抉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入云贵,辗转于昆明、乌撒、曲靖各地,救死扶伤无数。
洪武三十年,林抉把衣钵传给了儿子林一清,自己则寻仙问道去了。
不过,大概是对红尘尚有牵挂,亦或者是仙路漫漫求而不得。建文四年后改为洪武三十四年,林抉又回到青峰县,每日坐卧于塌前,时而清醒时而糊涂。
还没等林颂音及笄,林抉便老死了。
又过了几年,正当壮年的林一清竟然也死了,已经嫁入杜家的林颂音彻底没了娘家。
直至后来杜永思又娶了朱铃兰,也没人说他做得不对。
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摆在那儿,谁叫你林颂音生不出孩子呢
就连朱老太太也拉着林颂音的手连声说着:“儿啊,咱们杜家不能绝后啊。将来兰儿若有了孩子,也是要喊你娘的,你还是我的儿媳妇,这个家永远都有你一份。”
呵呵,还真是“重情重义”的一家人呐十年,自己被瞒了整整十年,人生又有多少个十年呢
大概,自己的这一生,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笑话吧。
林颂音一边咳嗽,一边从床板下扒拉出一个匣子,匣子是最常见的楠木所制,约莫一尺长七寸宽,分为上下两层。
打开最上面一层,齐整整地放着八枚金馃子,下面一层略深一些,装着各种各样的小石头、香丸,不过都是极为普通的物什,并没有任何出奇之处。
这些年来,自己的嫁妆早就被杜永思检查了无数次,林颂音闭了闭眼,忍住心头泛起的酸楚。
而这匣子是和床架原本就是一体的,设有暗锁,又被层层帐幔遮住,一直没有动过。
不过,也难保不是因为杜永思另娶他人,冷落结发之妻才能保全下来,真是可笑啊
没错,林家世代为医者,都是品性淳厚,一板一眼之人,就连林颂音也不是特别聪慧过人。
可林家代代相传的技艺千变万化,非天赋之人不能操控。
当年,林家能在“靖难之役”中护主逃离金陵,靠的就是这门奇技。
只是,毕竟牵扯太大、布防众多,最后只剩下林抉带伤而归,其余嫡系尽数折损。
林颂音轻轻抚着匣子,嘴角微微上扬,平淡的五官竟显出几分妖艳。
“林家并非每一代都天赋秉异,我爹不会的,爷爷可全都教给了我呢呵,不过,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就让你们来见识见识林家幻术”
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杜家老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前面三进院落各摆了五桌酒宴,为朱老太太庆祝五十大寿。
为了筹办这次寿宴,朱铃兰一个月前就带着双胞胎儿子回到老宅。
因杜家只有几个雇佣的长工和仆妇,又临时雇了十几个街坊邻居帮忙打下手。
酒席则是直接到城中最大的酒楼“少白楼”预订的,五两银子一桌,十分上档次。
杜永思在官场上风评不错,这次寿宴也只请了至交亲友。
即便如此,本城一些善于钻研的乡绅富户也找了门路前来祝寿,十五桌席面,座无虚席。
朱铃兰身穿玫红蜀锦绣牡丹交领上衣,下着一条墨绿撒花马面裙,胸前戴着八宝璎珞金镶玉项圈,面如秋月,杏眼红唇,十分娇艳。
杜永思也穿了一件绯色直缀,腰间扎着一条玉带,显得更是仪表堂堂。
两人一左一右陪在朱老太太身边,身后还跟着一对虎头虎脑的男孩儿,好一幅阖家欢乐的景象。
此时此刻,没人会想起杜家还有一个明媒正娶的妻子,也不会有人在意她此时在做什么。
一院之隔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