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润物细无声(1/2)
“禀告当家的,斛律光将下五军中军安置在安阳,足不出户,从未离开过军营,也未有扰民之举。”
枋头城外,河对岸划船过来的一个内务司密探,在一辆犊车外面声道。
“去吧,有什么事情,随时来报。”
犊车里传来高伯逸的声音,无悲无喜,非常平静。
果然是深不可测之人啊!
这位密探内心感慨了一句,随即不动声色的退下。
“斛律明月这是脑子开窍了啊,竟然还知道将禁军弄到安阳来。”
犊车里正在看“黄书”的高洋嗤笑了一声,随即将一块糕点送到嘴边吃了一口。
神策军从定陶来到枋头城外以后,就没有继续前进,甚至没有渡过黄河,就在黄河南岸,如同千年老乌龟一样,蹲着趴着,苟到了极点。
“陛下,枋头城外,已经形成了集市,上次走得匆忙,尚未细看。现在正是晚集,微臣带着陛下去转转如何?”
高伯逸可不是普通人。他去转转,那就一定有干货,要么是让人乐不思蜀的,要么则是关于民生经济的大事。
高洋顿时来了精神。毕竟这本《银屏琐事》,老是看也没太多意思,纯粹消耗时间而已。
“那这就去?”
“可不是么,这就去一下。”
两人都穿着便服,过了枋头城外的石桥,就看到密密麻麻的大摊位,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延绵到城内的店铺,更是一层又一层的错落有致。
“枋头离邺城并不远,朕却不知道枋头的集市已经热闹如斯,真是心中有愧啊。”
高洋只是随口,他有个鬼的愧疚,只不过后悔没有早点到这里来浪罢了。
“九合,你告诉朕,为何这里的摊位,全都是明码标价?”
高洋疑惑的问道。
在北齐(当然也包括此时其他的国家),明码标价这种事情,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再往前数到北魏,乃至到曹魏,各种商品均是不会明码标价,价格随行就剩
所以才影漫要价,落地给钱”这一。商人精明,你询价他报价,你若是不还价,被宰一刀乃是活该。
不别的,那些经营“公廨钱”的官员们,因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更不懂经营之道,在讨价还价上面就吃了不少亏。
“陛下,邺城的那些官员们因为公廨钱吃了亏,定然会有些痛的感悟。人一旦痛定思痛,定然会有所改善嘛,成果不都在这里么?
晋阳那边不好,但邺城往东往南走的地方,明码标价,可是写到了刑律中的。不明码标价者,领十棍,没收所售货物。所以这些人谁敢不标价啊。”
高伯逸的并不算事实的全部。其实明码标价这件事,是“大齐开发银斜所推动的“经济普查”的一部分,通过收集物价数据,来判断各种货物的价格走势。
通过这些数据,送到河泊司那边,来决定各种货物的“关税”。有的要多收,有的要少收,有的甚至根本不收。
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才能让经济运行更顺畅,这是晋阳那帮丘八永远都不懂的!高伯逸正在制定一个掏空晋阳的计划,让那些不事生产的鲜卑军户们喝西北风去。
现在这个,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诶?聚宝阁?我们在齐州,是不是见过这个店铺?”
高洋指着枋头城里新开的一家服饰店问道。
“陛下,这是连锁商号,邺城也有他们家的店铺,后台是泰山羊氏。”
高伯逸如数家珍的道。
“对这些你倒是很明白啊。”
高洋意味深长的道。
高伯逸知道对方猜忌的毛病又犯了,于是恳切道:“总部在邺城,分号遍布齐国的商号,起码有三十多家,只多不少。
这些人,在州郡都会有宅子囤货,还在郊外养马。在各大渡口也有自己的船队负责货运。全国范围采购,高卖低买,信息通畅。他们各地店铺招牌统一,互通有无,如今生意已经做得很大了。”
这些现象不是今年才出现的,但被高伯逸这样系统的出来,高洋还是头一回听到。
正在这时,高洋看到县衙旁边的大宅子门前,挂着一杆秤,疑惑问道:“那是什么?”
“行会里称东西的称,称为公称。商贾若是被人告发弄虚作假,缺斤短两,就把私称弄过来,比一比就知道是谁在谎。”
魔鬼在细节里,高洋洞中窥豹,总算是对近年来税收大增的原因,有了一些深刻的了解。市集还是那个市集,商贾还是那些商贾,通过一些政策的微调,通过对细节的规范,规则的清晰化,使得商业环境在逐步变好。
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东西,高洋摆摆手道:“朕知道了,走,带朕去找找乐子。”
他就是那种如果已经考了90分,就会立刻去网吧开黑的人。绝不会继续刻苦学习,把成绩搞到99分。
“陛下,似乎那家酒楼,就很有意思,不妨去看看。”
高伯逸将“很有意思”这四个字重重的强调了一下。
有意思……么?
高洋看到酒楼的一楼根本就没有椅子和桌子,只有胡床(硬木板床),每张胡床的角落里都坐着一个美女。
这个陈设妙就妙在酒客可以斜靠在胡床上喝酒,一边喝酒,一边在胡床上坐着的美女身上揩揩油,却又不能真的做些什么。
因为两人相隔有点点远,身手恰好能摸到美女,轻轻的碰到而已,再多,那就要长一双非常狭长的手臂才能做到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