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三国人雄》

妙笔阁小说网(miaobige8.com)

首页 >> 三国人雄 () >> 第27章洛阳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miaobige8.com/203533/

第27章洛阳(1/2)

东汉洛阳的皇宫分为南、北两宫。两宫之间以有屋顶覆盖的复道连接,南北长七里。所谓复道,是并列的三条路,中间一条,是皇帝专用的御道,两侧是臣僚、侍者走的道。每隔十步还设一卫士,侧立两厢,十分威武。南宫的北门与北宫的南门两阙相对,即《文选·古诗》所说的“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整个宫城平面清楚地显示出一个“吕”字形。

南宫在东汉以前就存在,初为新成周城,秦始皇灭周统一中国后,将此城封给吕不韦,吕不韦精心经营,使此城规模雄伟,宏丽壮观。西汉刘邦初都洛阳,继续沿用此城,并不断地修葺,使其保持着繁华的景象。到东汉则进行了全面整修,正式作为皇宫。

南、北宫城均有四座同向同名的阙门,门两侧有望楼为朱雀门,东为苍龙门,北为玄武门,西为白虎门。

南宫的玄武门与北宫的朱雀门经复道相连,南宫朱雀门作为皇宫的南正门与平城门相通而直达城外。由于皇帝出人多经朱雀门,故此门最为尊贵,建筑也格外巍峨壮观,远在四十五里外的偃师遥望朱雀门阙,其上宛然与天相接,堪称东汉洛阳之奇观。

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建筑布局整齐有序,宫殿楼阁鳞次栉比。主体宫殿坐落在南北中轴线上,自北而南依次为:司马门、端门、却非门、却非殿、章华门、崇德殿、中德殿、千秋万岁殿和平朔殿。

中轴线东西侧各有两排对称的宫殿建筑。西侧两排自南而北依次排列。东排为鸿德门、明光殿、宣室殿、承福殿、嘉德门、嘉德殿、玉堂殿、宣德殿、建德殿;西排为云台殿、显亲殿、含章殿、杨安殿、云台、兰台、阿阁、长秋宫、西宫。

东侧两排,西排为金马殿、铜马殿、敬法殿、章德殿、乐成门、乐成殿、温德殿和东宫;东排为侍中庐、清凉殿、凤凰殿、黄龙殿、寿安殿、竹殿、承风殿和东观。

中轴线两侧的四排宫殿与中轴线平行,使中轴线上的建筑更加突出和威严。这南北五排建筑若按与中轴线直交的横向排列,又可分为八排。这样,每座宫殿建筑的前后左右都有直道与其他宫殿相通。邓艽看着如此宏伟的洛阳,叹息道:“可惜,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邓艽来到此次游学的第二站,洛阳由各种建筑布局可以想象。此时洛阳之繁华,各地学子商贾云集。

邓艽李元霸驾车直奔蔡邕府邸,来到门口李元霸停下马车对门口小厮道:“快去通禀,西凉邓艽来访”

小厮看见豪华的四轮马车立即道:“姑爷来了啊!快请进,奴婢这就去禀报家主。”

邓艽与蔡家小娘定亲,府中之人早已知晓。看门小厮能,有这种反应也是正常。李元霸看向邓艽,邓艽点点头,李元霸便拿出铜钱,赏赐给了这个机灵的小厮。

进到蔡府,蔡邕与赵五娘迎出。邓艽忙行礼道:“邓艽见过,蔡翁,赵夫人。”

蔡邕:“贤侄,快快免礼。”邓艽依言起身,又听蔡邕道:“贤侄,一路远来辛苦先入坐。”

邓艽:“谢蔡翁”

蔡邕:“既然你与琰儿已经定亲,便改口称吾为外舅吧!”

邓艽:“遵岳父之命,小婿见过岳父,岳母大人。”

蔡邕与赵氏,纷纷叫起称“好”。

邓艽将带来的礼物,叫下人搬进来。赵氏就起身去收拾礼品,留蔡邕与邓艽在大厅内说话。

邓艽与蔡邕在厅谈论学问,一会儿十一岁的蔡琰,聘聘婷婷的走了出来。抬眼望向邓艽,邓艽见蔡琰出来也起身相迎。两人四目相对,都在仔细打量对方。只见蔡琰一身鹅黄汉女服,头顶双丫髻。面色白里透红,五官精致。翘臀细腰,双眼皮,大眼睛,薄嘴唇。虽不是国色天香,但也是比较耐看。李元霸站在一旁,也在仔细看着蔡琰。不时点头,想来对这个主母还是满意的。

蔡琰也在看邓艽,邓艽如今已经十七了当然是虚岁了。身高八尺余,长刀字眉,高鼻梁,国字脸如刀削斧凿,棱角分明,猿臂蜂腰。说不上帅,也有一股阳刚之气。

邓艽李元霸两人,盯着蔡琰看被蔡琰查觉不由脸一红。邓艽看见蔡琰脸红,忙收回视线对着蔡琰,露出憨厚的笑容。蔡邕见二人如此,只是笑笑不言语。

二人相互行礼,由于二人都无字,只能以郎妹相称。邓艽:“见过琰儿妹妹”

蔡琰:“见过,艽郎君”

二人行礼完,蔡邕见二人有些生疏。便开口留邓艽,多在蔡府呆些时日。邓艽也顺杆爬,打算向蔡邕学习音律。

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二人关系,现在蔡琰才十一岁,自然谈不上什感情。不过让两人多熟悉一下,还是可以的。不像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岁刚满就明白什么是爱情。真尼玛鬼扯,这不是明摆着教人早恋吗!名人无德,名气越大危害越大。不管他故事写的多好,文笔多么优秀。你也成年不行吗?非要写尼玛个未成年!大家可以看看,现在的社会不管国内国外,初中生谈恋爱的大把。任何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都是耍流氓。

接下来一段时间邓艽跟着蔡邕学琴。此时“焦尾”琴已经做出,名直白无华,但其身世非同寻常,《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因称琴为焦桐。

目录

状态提示: 第27章洛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