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病入膏肓(1/2)
第137章 病入膏肓
高府失窃一案闹得满城皆知,原本裕王问及此事本没什么。
但让徐邦宁略微有些怔色的乃是裕王此刻问及此事。
“高府失窃一案,臣有所耳闻,那日在金戋集也曾碰到高务观在一处老宅搜查被盗之物。”
徐邦宁当然“实话实说”了。
“这个时候,切莫与高府走得太近,切莫给别人你与高大人关系匪浅的印象。”
裕王没有继续说什么,反倒是张居正,微微摇头,面色有些凝重。
正如之前唐昭北给徐邦宁说的那样,此时与高府走得太近,只会引起不必要的猜疑。
一旦这种猜疑过盛,必然有人从中作梗,引导舆论,到时候徐邦宁这个状元到底是不是他凭真本事考来的,那可就难说了。
毕竟朝廷并非一言堂,徐阶等着徐邦宁落入他的彀中,皇帝又重新主持殿试,似有主政的意思。
“臣知晓。”
“但臣那日在金戋集,也不是没有收获。”
徐邦宁知道这件事兜不住,所以干脆抛砖引玉,看看裕王的反应。
“什么收获?”
裕王皱眉问到。
“金戋集那栋老宅本是保京三大家周爵爷的府邸,但里面住的,却是海外烟岛之人。”
“想必殿下与先生也都知道,烟岛一直以来都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戚将军与俞大猷俞将军这些年一直驻扎在福广两地,防的便是烟岛。”
“周爵爷与烟岛倭众勾结,京城中人却无一人敢出声,却是有些耐人寻味了。”
徐邦宁冷笑一声,脸上满是不置可否之色。
你朝廷都对此视而不见,那他这个魏国公府的世子,好像也没必要硬插一脚。
毕竟伪倭盘踞烟岛,此乃不辨的事实。
周公望勾结伪倭,乃是他亲眼所见。
朝廷不出声,难道还想让他这个刚刚夺魁的状元郎出声?
不合适吧?
听闻如此,裕王与张居正相视一眼,皆是有些无可奈何。
“此事你有所不知”
“当年胡宗宪还在福州主持抗倭之时,曾在定海关与烟岛部众有过一战。”
“但那一战朝廷与烟岛都损失惨重,胡宗宪为了稳固大局,内阁为了保证东南沿海的稳定,所以没有对烟岛发起剿灭之战。”
“后来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毕竟烟岛部众屈居一隅,料想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可是后来烟岛逐渐成为伪倭之岛,朝廷发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再加上胡宗宪被夺职下狱,烟岛没了胡宗宪的监视,自然日渐猖獗起来。”
“这些年若不是有戚继光与俞大猷两位将军镇守福广,只怕当年倭寇横行之景便会再度重现。”
张居正言罢,微微一叹,脸上疲倦之色渐盛。
其实他并非真的疲倦,只是对烟岛之事感到无奈罢了。
“那朝廷为何不让戚继光俞大猷两位将军前去剿灭?”
徐邦宁皱眉问到。
这时,裕王看了他一眼,微微摆手,示意他不必如此紧张。
“戚继光手下的探子曾去探查过烟岛,而今的烟岛有海船五十条,战船三十艘,小型船只不计其数,而且早与东夷取得联络。”
“我朝若是全力出击,能否全力击败烟岛部众尚未可知,一旦被他们逃走,逃至东夷,日后必定形成大患!”
其实朝廷也不是没想打尽。
但眼下的问题是,戚继光与俞大猷抗倭的兵力大多都是步兵,水军并不多。
一旦海上作战,戚家军必然实力减半。
而光靠俞大猷率领的水军,要想攻破烟岛,实在困难。
再者,烟岛既有如此之多的船只,他们大可以放弃烟岛,前往东夷,修生养息。
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在率同东夷真倭卷土重来,必然会重现当年倭寇乱边的景象。
而到那时候,谁又来主持东南抗倭之事呢?
胡宗宪可只有一个,人头落地之后,还能重新长出来?
“所以朝廷就放任烟岛视而不见?”
“甚至对朝中爵爷与烟岛部众勾结也视而不见?”
徐邦宁不是不懂朝廷的顾虑,只是他没想到朝廷的顾虑居然如此之多,竟然对这种大逆不道的事都视而不见。
“定海关一战后,随着烟岛的实力越发强盛,招安的声音再度占据了上风,不是朝廷不用兵,一来是因为没有绝对的把握,二来朝中打算招安烟岛的声音也不允。”
“徐阁老也是主招安之人,他不点头,陛下就算有心要灭烟岛,那也是不成的。”
徐阶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权力,但在内阁之中,他还是有话语权的。
只要他不点头同意对烟岛用兵,那兵部呈上来的战策就不会在内阁通过。
在内阁都通不过的战策,如何进得了皇帝的眼睛?
嘉靖老儿看不到战策,自然也就不会对烟岛用兵了。
退一万步说,即便嘉靖老儿知道烟岛日渐猖獗,想要用兵。
那也要内阁拟旨。
可徐阶不同意,嘉靖老儿总不见得把他给罢了吧?
要知道,而今的徐阶乃是清流党之首,而今的朝廷又是清流党占据的朝廷。
嘉靖老儿其实也很难。
对此,裕王可谓心知肚明。
所以朝中有人与烟岛勾结,其实在力主招安那帮人眼中并不是什么大事。
所以对于周公望与烟岛部众的往来,朝中众人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绝对不会两只眼都睁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