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搞搞教育(2/2)
能想到刹车。说起减少有害摩擦,冯树秦第一个想到轴承。跑了一趟大沽的张石川突然觉得这个年代出门旅行绝对不算是一件愉快的事儿。路难走,交通工具只有马和马车,一天走不了几十里地。
难怪惩罚罪犯都喜欢发配几千里……他是多么怀念高铁和发达的公交车线路、地铁线路啊!
想凭自己一个学化学的没毕业的大学生做出汽车地铁蒸汽机车无疑是天方夜谭,对于发动机,他只是简单的了解。而且,能做出那些东西后面都需要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支撑,可不是拿着一把锤子一把斧子就能砸出来的。
其实他不知道蒸汽机现在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只是很落后,主要在英国用于煤矿排水。可以说,现在的大清技术已经落后于欧洲,特别是英国了。
张石川只是希望能培养出一群懂得简单物理知识的人才,然后再一步步慢慢的来。
而化学方面,严格的来说他只收了一个学生,就是赵元化。
现在他们所进行的化工生产,也无非是制烧碱、硫酸和硝酸,这些都是为了制肥皂和镜子服务的。设备方面也只是做出了铅塔生产硫酸,让效率更高一些。
至于其他的新产品,张石川现在没有开发的想法。他不想太妖孽了,这一年多来的遭遇告诉他,太引人注目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虽然现在背后有四阿哥给撑着,也不能做出太多惊世骇俗的事来,不然,麻烦大大的啊。
不过种种地还是可以的。那十个大棚成了御用大棚,专门给皇宫里供应反季节蔬菜水果,张石川自然就要再盖他十几个起来满足自己的口舌之欲了。
好在现在八里庄的基建能力相当雄厚,烧砖瓦、烧焦炭、烧石灰、烧水泥,还有大批的熟练建筑工人,想盖几间房子实在是太简单了。八里庄不但可以满足自己的建筑要求,还可以给周围村子承建房舍。
虽然这个利润没有玻璃和镜子高,但是却可以养活大批的工人。不然光凭着八里庄的二百多亩地可养活不了这六百多口子人啊。虽然不差钱,但是不能养闲人!
最近唯一开发的新项目就是镜片作坊。有了透明的玻璃和碾玉匠柴顺精湛的手艺,再加上被改造升级的手动砂轮,想磨制镜片倒是没费什么功夫。不过张石川发现这年头,近视眼真是少的让人发指。
也难怪,老百姓大多不识字,读书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而那些线装书一个个字比后事的字大了不是一星半点,虽然废纸,可也杜绝了近视眼的产生,又没有手机电脑这些让人痴迷又费眼睛的东西,近视率自然相当低。
近视镜没人要,老花镜还是有需求的。人吗,上了年纪难免老眼昏花。而且张石川还想着能不能做成望远镜拿去卖,这玩意也能赚点小钱。
望远镜早就有了,随便买来一个拆开照着山寨一下就是了。咱们汉民族的山寨水平可是不容小觑的。
比较遗憾的是铁严重缺乏。没有钢筋只有混凝土,张石川不敢盖超过两层的建筑,他不是学建筑的,怕强度不够到时候房倒屋塌。没有铁也限制了很多东西的生产和加工,他真的想把现有的设备都换成钢铁的,可大清对盐铁的管制还是相当严格的。
明朝铁产量远远高于清朝,尤其是到了后期,政府对铁这一军需品几乎完全失去了控制,再加上天灾不断,流民四起,想找点铁打点武器太简单了,这一点无疑加速了明的灭亡。清朝入主中原之后总结了明灭亡的原因,对民间铁器泛滥自然也更加重视。
清朝严厉禁止私人开矿,因为开矿意味着聚众闹事,意味着群众拥有开矿所需的铁器。而禁铁矿,更是重中之重,铁矿之禁确实在某种意义上保证了清朝在军事控制上的全面优势。
其实这些所谓的帝王心术也不难揣测,最简单的说,就是怕老百姓造反太方便了呗。一群拿着棍棒的土匪和拿着大刀长矛的流民,哪个危害更大不言而喻。甚至一直有传言元朝时期汉民十户共用一把菜刀,这个说法虽然有点荒诞,可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
而朝廷对于铁的管制,直接导致了张石川买不到那么多的精铁,没有足够的铁就没有办法更好的发展工业、机械制造,慢慢的中国就要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就要挨打。
这靠着渔猎起家的蛮夷还真是见识短浅啊,张石川只能默默叹息。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