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大草原上的新规则(1/2)
对于辽皇耶律璟生病的消息,钱昱根本就没有往心里面去,他正在苦心筹划着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不满足于仅仅是交易羊毛的钱昱,为了尽快地掌控住辽国的经济命脉,准备在两国的边境上开设一些榷场。
钱昱经过仔细地分析之后,认为开设榷场可以达到左右辽国经济目的。
这是因为辽国虽然说领土广阔,但基本上都是贫瘠之地,大草原上的产出无外乎就是牛、马、羊。
如果跟自己进行双边贸易,实际上就是一边倒的买卖,辽国除了马牛羊就没有其他的牌可以打了。
而自己这边丝绸、瓷器、茶叶、食盐、粮食等其他的生活用品,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无以数计。
当然,为了使自己的吃相看起来不是特别难看,钱昱设计这个方案的时候,甚至于在赋税、租金等方面给了辽国一些甜头。
钱昱的目的是经过榷场贸易,慢慢地使辽国的所有人都对自己产生依赖,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同化了辽国。
历史上,北宋、辽国檀渊之盟后,由于辽国货币的信誉不如北宋的高,因此北宋的铜钱就成为了辽国的主要货币。
失去货币权的辽国,在双方出现争端的时候,经常被北宋以关停榷场来威胁,所以榷场贸易就成为了北宋手中的重要筹码。
钱昱知道自己的这个方案,能不能够从文字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还需要包括辽皇耶律璟在内的辽国贵族们同意。
为了尽快的把这个关于两国贸易的协议签订下来,钱昱一方面派遣了使者正式去辽国进行谈判,一方面又指使商贾私下里去游说那些辽国贵族。
关于在榷场的选址的问题上,钱昱主要做了两方面的衡量。
不同于其他市场的选址,榷场只有位于两国之间的边界地带才是最合适的,伸入到任何一方的腹地都十分敏感。
所以,钱昱查看地图以后,认为最合适的地方应该设立在幽州城与辽国的中京城之间。
此外,榷场还必须将交通是否便利纳入考虑因素当中,这是因为榷场的位置选址一般都在交通道口或者驿站旁边。
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商贾的物资运输,对于榷场的贸易有着极大的益处。
在大概确定了榷场的位置之后,钱昱粗略的将榷场划分为了两个大的区域,辽国方面的商贾占据榷场的北面,自己这边占据榷场的南面。
至于接下来这些地方如何进一步去细分,那就不是钱昱应该操心的事情了。
在榷场的管理问题上,钱昱打算按照一场两制的方式,由双方派遣的官吏负责各自的区域。
辽皇耶律璟躺在床上听着臣子禀告,钱昱关于两国开设榷场的协议,心里面不知道这件事应该不应该同意。
从前,辽国要想获取中原王朝的一些物质,基本上都是通过半公开化的走私来实现,光明正大的设置榷场进行交易,就像这样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耶律璟觉得这是一件新鲜事,自己还是听一听文武大臣的意见以后再做决定。
此时此刻,钱昱指使商贾私下里去游说,那些辽国贵族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不要看辽国的那些贵族们,一个个平日里高高在上神气活现,论起贪婪、享受一点也不必汉人差。
早已经得知消息的这些贵族们,等到耶律璟询问他们的意见时,异口同声的表示这件事好的不能够再好了。
辽国的老百姓不仅可以用马、牛、羊,换来他们自己所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同时,辽国官方还可以在榷场交易的货物中,收取各种各样的赋税。
耶律璟看见所有人都支持两国之间开设榷场,也就不再犹豫定下了这件事。
被蒙在鼓里的辽皇耶律璟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人早已经把各自的黑手伸进了还没有开张的榷场当中。
对于这些见不得光的东西,钱昱当然是一清二楚,为了可以实现用这种不流血的方式统一辽国,暂时也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其实,在钱昱的眼睛里面,这些辽国的贵族们只不过是一个个待宰的肥羊,至于什么时候对他们动刀子,那就要看辽国普通牧民的态度了。
在公元961年的金秋时节,筹备了一段时间的榷场终于热热闹闹的开张了。
为了查看这个榷场的具体情况,化妆成南方商贾的钱昱,悄悄地出现在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在辽国的区域,钱昱看见主要的商品有马、牛、羊、皮革等,其中马、牛、羊是最大宗的交易物品。
相比较于辽国那些单一的东西,自己这边商品真的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瓷器、茶叶、药材、粮食、香料、漆器、丝麻制品等物品应有尽有,钱昱还发有人把书籍也带到这个榷场之中,这真是让钱昱大大的开了一次眼。
文化传播这四个字,一瞬间就映入了钱昱的脑海之中。
要想真正彻底的把辽国的所有人从心里面给征服,说汉话、穿汉衣、读汉书这些步骤绝对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钱昱没有打算在短时间之内让牧民下马定居,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施行上述的那些措施。
在榷场之中钱昱不仅仅看见了无数的商贾,也看见了专门管理榷场的两国专官。
两国专官负责稽查货物,征收商税,因为榷场商税是官府一笔不小的财政收入。
另外钱昱还看见了一些,评定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