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2)
老和尚和念先生去邻屋生火烧水,不一会儿,一壶水就烧开了。老和尚拎着那壶开水回到禅房,他沏上一壶茶。两个人一边品茶一边闲聊。
中午,哑巴和尚端来馏好的几个年馍和一盘炒白菜,不一会,他又送来两碗小米粥。念先生说:“哑巴看上去跟过去有些不一样了,他还冲着我笑了笑。”老和尚说:“最近一个月,这个孩子脸上开始有喜色了。要不是出了那个事,他早就应该成家立业了。”念先生说:“看见他左边的半张脸,我就觉得可怜。”老和尚说:“不说他了,饭菜都端过来了,咱吃饭吧。”
念先生拿起一块馍吃了两口,又夹了一筷子菜,“今儿个哑巴的菜炒得不错啊,毕竟在外面当过几年厨子。”老和尚说:“可惜我这儿没有酒,要不然先生能喝一杯。”
念先生笑着说:“你不说酒,我就忘了。以前我买了一壶酒没有喝完,就放在床底下了,如果没有人动它,它现在还得在那儿。”老和尚说:“没有人动它,伏天你回来把钥匙交给我,那间房子就没有人进去过,现在钥匙还在我里间的墙上挂着。我去给你拿。”
老和尚去里间拿出一串钥匙,“钥匙就在这里面,你去开门把酒拿出来吧。”念先生接过钥匙出去了。
很快,他兴冲冲地拿着一壶酒走进禅房。他把钥匙交还给老和尚,老和尚说:“我这儿也没有酒杯。”“要啥酒杯啊,刚才我喝茶用的那个小茶碗就是一个现成的酒杯啊。你不用担心,回头我给水来几个钱让他再买几个茶碗。我用过这一个,你给我收起来,将来我再来的时候还能用它喝酒。”老和尚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老和尚站了起来,“也不知道水来他们回来没有,我出去看看。”念先生说:“你别去了,两个孩子去逍遥镇了。来的时候,自强就跟我说了,奶奶给了他半吊钱,他要跟水来一块过河去镇上玩,晌午他们就去喝胡辣汤。”老和尚说:“他不知道,胡辣汤到半上午就卖完了。”“没事,这几天赶集买年货的人多,肯定有人卖吃的,他们饿不着!”
念先生悠闲地喝着小酒,老和尚吃完饭坐在一旁和他聊着天。聊着聊着,他们的话题不知不觉就扯到了哑巴和尚的身上。
哑巴和尚齐亮是开封祥符县人,他是老和尚大姑妈的孙子。齐亮十三、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送他到开封城一家酒馆当跑堂的。
齐亮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去后厨端菜的时候,他就站在一旁看大厨做菜。有时,他还会问上几句。大厨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他也挺喜欢这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对于齐亮的询问,他都会给他进行讲解。天长日久,齐亮就掌握了一些做菜的窍门。
有一天,大厨回老家办事没有回来。有客人点了一道黄河鲤鱼,掌柜的面有难色,说厨上的大师傅不在,让客人点其他的菜品,客人很不高兴。
齐亮走到掌柜的身旁轻声地说:“大师傅教过我做这道菜,有几次就是他站在旁边看着我做的,客人都没有说啥,要不我试试吧。”
掌柜的就对客人说:“客官请稍等,大厨不在,还有其他的厨子能做这道菜,一会儿就把菜给您端上来。”
齐亮就去后厨做菜。过了一会儿,他把做好的一盘黄河鲤鱼给那位客人端上桌,客人吃了一口很是满意。
第二天,大厨回来了,掌柜的就让齐亮给大厨打下手。月底发薪的时候,齐亮的工钱也多了五钱银子。
一年后的一天,开封城一位富商要为母亲庆六十大寿,他就提前来到这家酒馆订了几桌寿宴。
这位老太太生日的这天上午,他们家的亲戚朋友前来给她祝寿。吃饭的时候,他们都对饭馆的饭菜赞不绝口。
几天后,这位富商又一次来到这家饭馆,说老太太吃中了饭馆里的菜,想请一位厨子专门到他们家去做菜。掌柜的舍不得让大师傅去,就把齐亮推荐给了他。富商虽不大相信这个小伙子的手艺,但还是把他带回了家。
当天晚上,齐亮给这家人做了几道拿手菜,品尝之后,富商打消了疑虑,就把齐亮留在了他们家。除了管吃管住外,富商一个月给齐亮开一两银子的工钱。
谁知道在一年后,齐亮和富商寡居的弟媳有了私情。富商得知这个情况后非常恼火,就命人把齐亮毒打了一顿并强逼他服下哑药。富商还是不解恨,他就拿了一把刀子在齐亮的左脸上划了一刀,然后把齐亮赶出了他们家。齐亮自知理亏,不敢去衙门告状。
齐亮在开封城待不下去了,他就回到了家。父母兄嫂都埋怨齐亮,说他不该招惹那个女人,如今破了相,以后找媳妇都是一个难事。原指望他挣钱贴补家里,出了这样的事,将来谁还会再用他。齐亮有苦难言,他在家养好伤,就来到圣寿寺投奔老和尚削发为僧。
两个人正说着,水来拿着两串糖葫芦跑了进来,“师父,看看我给你捎的啥好东西?你尝尝吧。”说着,他把两串糖葫芦给老和尚和念先生每人一串。
老和尚摆了摆手,“你吃吧,我不吃。”念先生笑着说:“你别说,我好多年没有吃过这东西了,我得尝一个......哎呦,我的牙!”
随后进来的东方自强连忙走到念先生的身旁,“大伯,你的牙不碍事吧?”念先生摇了摇头,他把手中的糖葫芦递给自强,“差一点把我的牙粘掉一个,哎,上了年纪了,牙口不行了。剩下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