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回谈判使者(1/2)
当宋献策和亳侯李过将杜之秩等几个宦官扔到唐通马前时,将士们都动容了,就是这些不知廉耻的东西,在他们奋勇杀敌取得胜利时在背后捅刀子,弄得大家报国无门。
杜之秩声嘶力竭地叫喊着:“唐总兵,唐大人,饶命啊,我家的地窖里还藏有千两黄金万两白银,只要您绕我一命,我愿意全部捐献给你们。唐军门,看在咱们同朝称臣的份上,饶命啊。”
唐通说:“三军听令,时间关系,对这几个阉宦来不及万刮凌迟,都不许动刀动枪,每人踩一脚可矣。”说罢,策马向前,一抖马缰,战马几乎直立起来,两条前腿往下一落,“噗嗤”一声在杜之秩圆冬瓜似地肚皮上踩个正着。杜之秩惨叫一声,九窍出血,昏死过去。
及至后来,几个宦官被踏碎如泥,早就没有了人形。
见李岩、李过、宋献策等位高权重的人物来关下迎接,给足了面子,唐通唐过只得暂时归顺了大顺军不提。
三月十六日,大顺军占领昌平,北京城已经遥遥在望。当晚,住在昌平明陵行宫的李自成,忽然觉得神情恍惚,心烦意乱。联想到部队白天在明皇陵与守卫部队激战,觉得肯定是明朝历代十多位皇帝因为陵墓受到惊扰,要来惩罚和报复自己。
他命人找来宋献策,让他算算,是否这些皇陵闹鬼。
在遇到李自成之前,宋献策曾经以“术士”为生,常年云游四方,为人占卜凶吉祸福。投靠李自成之后,用奇门遁甲和图谶之术为李自成出谋划策,获封军师,李自成对之信若神明。
李自成说:“军师,不知道咋回事,孤夜不能寐,一阖眼就仿佛有一群身着龙衣蟒袍的帝王伸着血淋淋的手向本王讨账。宋先生,请你算一算,似孤这般出身贫寒,驿卒出身的草木人,到底有没有真龙天子的富贵命,别价命浅福薄受不了大位之福,反生无端横祸。”
宋献策心说,这是怎么啦?眼看京师指日可下,九五之尊唾手可得,为什么又迟疑起来了?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要是在过去,两个人有话常常摊开了谈。但是,自从其登上大顺王位之后,宋献策感到对于这位雄主有些琢磨不透了,莫非这就是所谓的帝王之术?他迟疑了一下,说:“我王想必是进京在即,兴奋过度所致。这座皇陵埋葬着十二位明朝皇帝不假,但是,人死如灯灭,按说不应该有事情的。”
“要是一般人肯定是这样,可这不是一般人物,是皇上,并且是十几个皇上,那得有多大的灵圣啊!宋先生,你可要实话实说啊。”
这看似无意的一句警示,使得宋献策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心说,自古难测帝王心。得,我也别给他拧着了,顺着他的意思来呗。他晒笑了一下,说:“当然了,皇上那是天之骄子,一出生就有神灵保佑的。纵然升天之后,有时也会对世人有所警示。”
“对对对,就是这样。十几位皇帝的阴功加在一起,岂能小觑?孤琢摸着,兴许不能把崇祯帝逼得太过分了,毕竟人家是出生在帝王之家含着金钥匙的龙子龙孙,岂是我辈普通草木人所能比拟的。来呀,传中官杜勋来见本王。”
外面的卫士答应一声,有人立刻小跑着去叫杜太监。
不大会儿,杜勋在行宫大门外求见。进来后,见大顺王和军师都在,不由得心头一沉,琢磨着近来有没有什么把柄落到他们手里。
在李的示意下,宋献策只得先开言,说大顺王有恻隐之心,想对大明朝手下留情。今晚叫你过来,亲自指示方略。其实,宋献策也不知道李自成到底是咋想的。只好请其指示方略,逼着其亲自说。不然,自己言语稍有差池,就可能惹来无妄之灾。
“请我王训示。”杜勋听出是有事差遣,一颗心放到了肚子里。
李自成说:“本王有好生之德,不想对崇祯斩尽杀绝,欲派你进宫与其谈判。本王的条件以长城居庸关和太行山东麓为界,向南直到襄阳,再以长江为界,这个范围之西、北均归大顺所有,封我为西北王,不朝贡不纳粮。鉴于这次进军花费甚巨,朝廷需补我白银一百万两。”
“就这些?完了?”杜勋问。
“我军还可以替朝廷打清军,请杜公公进城进宫去说。”
“咱不是已经围城了么?我怎么进得去?空口无凭怎么说?”
“孤给攻城总指挥权将军写个御批,让沿途放行。另外,请军师把孤说的写成文字,盖上我大顺王的御印做谈判凭证”。
杜勋迟疑了一下,说:“大顺王的条件已经相当优厚,按说崇祯帝应该答应。可是,天威难测,皇帝的心思一般人难以琢摸。我冒着杀头风险走一遭不打紧,万一谈不成也没有办法。”
李自成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危险应该没有。公公尽管放心,纵使不成,我们也做到了仁至义尽,公公也是有功之臣。”
说话的功夫,宋献策已经写好了文字条件,李自成亲自用印,给了其两锭银子,打发其去了。
说来也奇怪,李自成送走了杜勋,倒头就睡,一觉直到天明。
居庸关与北京近在咫尺,杜之秩卖关唐通被迫投降的消息于次日传到了京城。这一下,京师立刻就乱了起来。
尽管外阜灾荒不断,鼠疫盛行,作为天子脚下,京城的情形毕竟要好很多。更兼许多官吏军兵眷属,商家作坊,外地缙绅,手工艺人,店铺伙计,差不多一少半都在服务皇室。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