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拜托孙大人了(1/2)
“那天亮咱们就回大营吧,呆在这地方,大家心里可不踏实!!”一个把总嚷道,他是李梅的铁杆,当然不会质疑李梅,但是,既然没事情了,那还不走?
“咱们不回大营了!”李梅手一挥很是豪气的说道:“巡抚大人的肚量,不是你们能想象得到的,这里会重新设置一个兵营,咱们今后就驻扎在这里了!”
“不会是缓兵之计吧!”他的副手有点担心。
“缓个屁的兵!”李梅骂了一句:“人家都将咱们堵在庄子里了,还需要缓兵之计么,堵在外面的是锦衣卫,可不管咱们手里有没有人质,巡抚大人的死活,他们可不放在心上的!!”
“那锦衣卫们接了巡抚大人,就走了?”
“不走在这里过年啊!”李梅哈哈一笑:“兄弟们,以后咱们再也不用假扮响马在这里提心吊胆的干这点小买卖了,巡抚大人答应,既然咱们这么喜欢干这买卖,他给咱们找了一票大买卖,咱们去朝鲜干响马去!!”
闹闹腾腾了一夜,高函觉得自己简直是好像演了一场闹剧,但是,孙元化可不这么想。
回到登州城里,一夜无话。
第二天孙元化一大早起来,就对那李梅的事情,进行了处理,首先当然是要知会一声登州大营的中军参将耿仲明,告诉了这一票人的去向并且表示以后对他们的安置,就不劳登州大营的事情了。
耿仲明这人,虽然都是毛文龙旧部,投奔孙元化而来,但是孙元化对二人的态度是略略有些不同的。
最主要的是,两人的出身不同,孔有德是毛文龙旧部,算是根正苗红,但是,耿仲明却是当初就是在鞑子军中任官,然后才率众投奔的毛文龙。
尽管孔有德和耿仲明二人,一为善战,一为多谋,在毛文龙军中并称“孔耿”,但是,就因为这个原因,孙元化始终倚重孔有德一些。
尤其是,这李梅是耿仲明下属,孙元化将这些人从他手中调走,若是没个交代,没准让耿仲明有了孙元化夺他部属的想法。
这其中的交涉,高函自然是不清楚的,他关心的则是孙元化答应给自己的兵营,眼下看来,这兵营就是在王家庄附近了,而那一票犯事的官兵,则是将来要随着自己的人出征朝鲜的人了。
而和孙元化谈的事情,大部分已经谈妥当,对于高函来说,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再逗留个几日,他就可以返回了。
但是,朱微微却是没打算这么快就回去,在她看来,这到山东还没几天,什么事情都没做,就这么回去,有些不划算了,尤其是,铁器厂的精铁已经出炉,火器厂那一帮摩拳擦掌等待了好久的工匠们,终于好像是有了米的巧媳妇,立刻就开工了。
而她是少有的几个被允许可以到火器厂里去观摩的人,对于这个原本就在濠镜澳存在,但是她没来得及了解的火器厂,她不关心才怪呢。
尤其是,除了部分工匠在铸造火铳这些小玩意,大部分的高级工匠,干的却是仿制西夷大炮的活儿,这种技术,可是什么地方都看不到学不来了。
在等待铁器厂开工的这一段时间里,工匠们也没闲着,从濠镜澳来的工匠,除了观摩了一下在山东的同行们的作坊和技艺,大部分的时候,在听汤若望这些番人工匠讲些铸造枪炮上的技巧。
虽然工匠们大多都不通文墨,但是,这种理论上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可以当做传家宝传下去的东西,一个个哪怕是当时听得不是很明白,也是死死的将这些话语记在心里,回到家里之后,再慢慢琢磨这些东西,最终变成自己传家的技艺。
总之,这段等待的时间,并没有浪费,甚至很好的促进了这东西方的工匠之间的交流,双方就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东西,都进行了取长补短,对有争议的部分,则是直接用事实说话,这对两方的工匠来说,都是一个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了足够的精铁供应,汤若望敢直接上手铸造十磅炮,也就是大明工匠们眼中的西夷大炮,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高函哪里都没有去,若是能带着这仿制的西夷大炮能铸造好的消息回到广东,想必那位早就心急如焚的牛主事,也终于可以放心了,而他,也会有足量的银子落袋,可以做很多他想做的事情了。
汤若望还是不负众望的,或许对他而言,这十磅炮本来就没有多大的的难度,在差不多十来天后,终于给高函带来了好消息,没错,十磅炮铸造成功,而且,只要精铁供应得上,按照他的工艺,已经现在火器厂的规模,一个月铸造三门十磅炮,那是绝对没问题的。
对高函来说,这就是绝对的好消息了,而孙元化知道了这个消息,也是放心了手中的事情,匆匆的赶到火器厂这边来,在亲眼观看了试炮后,孙元化极其兴奋,大呼:“我登莱从此固若金汤,可高枕无忧了!”
是夜,巡抚府大摆宴席,犒赏火器厂的这些工匠,场面热闹无比。
“我打算回广东了!”
高函等人,自然是在小席上,酒过三巡,高函对着孙元化说道:“此间诸事,今后就拜托孙大人了!”。
“还叫我孙大人?”孙元化明显是有点酒意了,笑着看着高函:“火器厂的事情,不用我说,咱们两家按照商量的来办,至于兵营那边,我负责建好,以后就拨给你海外镇抚司用,你自己遣人去做主就好,除了李梅极其部属的粮饷,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