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阏与之战(1/2)
公元前278年——269前年秦攻魏,大破魏军,魏献地求和。秦攻韩阏与。赵奢大破伐阏与秦军。
白起杀入楚国,横扫湖北、湖南,将楚国的核心地带全部占领。楚国虽然没有亡国,但也苟延残喘而已,只剩下东面越国旧地跟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
如果白起再鼓一把劲,彻底灭掉楚国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国相魏冉迫不及待想攻打魏国,调白起回军。白起只好留下一部分部队把守占领区,自己率领主力转战魏国。
魏冉之所以这么迫切地要打魏国,完全为了个人目的。宣太后把陶地赐给他做封地。但陶地是一块飞地。只有打下魏国,魏冉才能拿到这块封地。当然,打下魏国隔开燕赵和韩楚也可以防止他们合纵联盟。
秦军北上给了楚国喘息的机会。楚王召集各地军队开始反攻,从秦军手里夺回15座城池。来自越国旧地的军队也逆江而上攻击秦军,遭到阻击后转战云南,最后在云南站住脚跟。盘踞在湖南湖北的秦军处于楚军的三面包围之中。
楚国的危局得到初步扭转。
但是魏冉并不在意楚国反攻,督促秦军全力攻击魏国。
赵国也出兵伐魏。赵国大将廉颇率军攻克了魏国的幾地(山西河津县东北)。
赵国跟秦国签订过盟约。“约曰: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
按照《吕氏春秋》的说法,这个盟约签订与五国伐齐之前。但五国伐齐后不久,秦赵之间就爆发了战争。这个盟约就等于失效了。秦国在伐楚灭郢之前与赵国讲和。两国首脑在渑池相会。在渑池盟会上,想必两国首脑重申了这个盟约。
魏国在秦魏的夹击下一败涂地。秦军再次杀到大梁城下。魏国唯一能够求救的对象就是韩国。
韩国派出]率军救援。魏冉率军迎战,大败暴鸢,“斩首四万”。暴鸢败退而走。
韩国败走之后,“魏入三县请和”。魏国割地求和。韩国害怕秦军调转枪口打他,选择归顺秦国。
魏冉的目标是打通陶地,不会因为魏国割让三个县就罢手。来年他又率军伐魏,连下三城,打到大梁城下。魏国再割温地(河南焦作温县)求和。
秦军回去略做休整,卷土重来。
魏国的大夫劝魏王不要再割地了。秦国贪得无厌又不讲信誉。割地换不来和平还削弱了自己。不如调集全国的兵力跟秦国死磕,或许有一线生机。魏国于是从各地调兵防守大梁。
赵将廉颇趁魏军向大梁集结,攻克了魏国的房子(河北石家庄高邑县)和安阳。
赵国配合秦国伐魏让魏国首尾不能相顾。魏国知道这样下去,只有死路一条。魏国设法说服赵国不要跟秦国跑。魏国完了,赵国也保不住。赵国也意识到秦国毫无信义可言,跟他结盟靠不住。赵国决定改伐魏为救魏,跟魏国合纵抗秦。
敌我关系转眼就变了。
秦国责备赵国:你我签订过盟约“秦之所欲为,赵助之。”我们要打魏国,你们怎么能不但不帮我们打魏国,反倒要去救魏国呢?
赵王不知道该怎么答复秦国,请教大臣们。有人说这好办,你就告诉他们,盟约还有后半句“赵之所欲为,秦助之。”赵国现在决定去救魏国,秦国理应按照盟约跟我们一起去救魏国。
秦国张口结舌。
秦军对大梁久攻不下,又见赵军来救,只能怏怏而去。
赵魏希望三晋合纵抗秦。但是韩国被秦国打怕了,不敢跟赵魏合纵。赵魏已经决定跟秦国为敌。韩国拒绝合纵坚持连横,就成了赵魏的敌人。赵魏联合出兵伐韩,打算武力强迫韩国弃暗投明。
韩国受到攻击立即向秦国求救。魏冉认为这是一举击垮魏赵主力的好机会,派白起率军急赴韩国。秦军以日行百里的速度急行军,八天就到达韩国的华阳(河南新郑北)。
赵魏正在围攻华阳。秦军从天而降,在赵魏联军的背后发起攻击。魏军首当其冲,被秦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全线崩溃,被歼十三万人。赵军随后也受到攻击,仓皇撤退,在抢渡黄河时淹死两万人。
秦军重创魏国主力继而兵围大梁。魏国无力再战只能向秦国割地求和。
秦军暂且放过魏国,回兵去打义渠。
义渠当时臣服于秦国是为形势所迫,后来安定下来后一直蠢蠢欲动准备反叛秦国。秦国为了集中力量向东扩张,一直想方设法安抚义渠。宣太后为了笼络义渠王不惜以身相许,还给他生了两个孩子。但是义渠是喂不熟的白眼狼。秦国腾出手来后就把它灭了,一劳永逸。
《史记》对这事记述非常简单:“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
野史记述得非常详细。义渠在秦惠文王时期归附了秦国。秦昭王登基时,义渠王前来朝贺秦昭王,见到了芈八子。芈八子对义渠王一见钟情。两人就好上了。义渠王时不时来宫里小住。芈八子有时也去义渠那里小住。俩人还生了孩子。也不知道秦昭王是什么想法,估计是睁只眼闭只眼。后来义渠大旱,牛羊没了草吃,义渠人没了饭吃。义渠人就跑到秦国劫掠。秦国视义渠为边境隐患,早想除了它。义渠人又来骚扰边境让秦国痛下决心。芈八子让人把义渠王叫来。义渠王以为芈八子想他了,毫无防备进到宫中,结果一进去就被杀掉了。秦国趁义渠群龙无首,杀入义渠把义渠给灭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