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小荷才露尖尖角(2/2)
大学生,你有没有兴趣谈谈你的看法。小岳接过稿子,对柳晓楠浅淡地一笑:那我先睹为快了。
柳晓楠回了一句:多提宝贵意见。
赵广志对柳晓楠说:生活的真实不等于艺术的真实。给人不真实的感觉,恰恰是细节描写不到位。给你一点建议,多读名著,细细地揣摩,久而久之便能从中领悟到描写的规律和技巧。文学需要天赋,也需要持之以恒。初学写作不要急于求成,贪多嚼不烂,写一篇是一篇,一篇比一篇要有进步,坚持下去必有所成。
柳晓楠不住地点头说:我买了一套您推荐给我的《静静的顿河》,读了两遍,确实受益匪浅。
赵广志问起柳晓楠另外的话题:你不是家住农村吗,怎么又来到纺织厂工作?
柳晓楠说:九号台风我们乡招灾了,纺织厂去招农民轮换工,这才有机会走出农村。
农民轮换工......赵广志沉吟着:一个新鲜的名词,一个时代的机遇,也有可能是你的人生转折点。首先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从工作和生活中寻找灵感,切不可脱离工作和生活,去盲目地从事文学写作,毕竟不是专业作家。
赵老师的告诫,让柳晓楠的大脑冷静下来。
赵广志起身打开卷柜,找出一个档案袋,装进几本稿纸和几本期刊送给柳晓楠,又拿出两本稿纸送给小岳。
小岳接过稿纸,把柳晓楠的稿子还给赵广志,谦逊地说:我写不出这样的字和这样的,不敢妄加评论。
赵广志也不强求,收好稿子拿起相机说:走,到外面给你俩照相去。
在编辑部一侧上山的山路上,赵广志从不同角度,分别给柳晓楠和小岳照了个人全身像。分手的时候,赵广志对两个人说:期待你们的新作品,也欢迎常常到编辑部来坐坐。
柳晓楠说:我怕打扰老师的工作。
赵广志说:跟作者交流,也是编辑工作的一部分。
柳晓楠说:我感觉再没东西可写了。
赵广志握着柳晓楠的手哈哈笑着,像开玩笑又像有所指:用心体验生活,多做积累,或是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文学离不开伟大的爱情。
小岳在一旁说:爱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柳晓楠心说,我一个农民轮换工,哪有资格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告别了赵老师,柳晓楠和女大学生小岳结伴往公交车站走。走了一段路,小岳把手中的两本稿纸递给柳晓楠:我用的很少,给你吧。
柳晓楠推辞不要,这是印有编辑部名称的专用稿纸,很宝贵的。
小岳淡淡地说:我们学校也有专用的稿纸,你留着就是了。你不肯收下,我没法评论你那篇。
柳晓楠当然想听听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只好收下那两本稿纸。
小岳看着前方,肃然地说:你不觉得你笔下的人物都没穿衣服吗?你没有一处描写他们的衣着。孔乙己尚有一件破烂的长衫,何况是三个你敬重的师者。
柳晓楠忍不住笑道:是啊,我怎么一点都没有意识到?我平时衣着随便,更不会关注别人穿什么,可能跟这有关。
纯属借口。小岳不客气地说:你可以不去关注自己的衣着,你笔下人物的衣着必须有特点,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和性格特征。
谢谢你的忠告。柳晓楠为难地说:穿衣戴帽对别人来说轻车熟路,对我来说难于上青天,不感兴趣的东西我不会去关注。不过,我觉得外部特征尤其是衣着,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比如我,即使西装革履也还是一个农民,骨子里始终摆脱不掉农民的身份和习性;比如你,即使披着麻袋片,依然是一名大学生,时代的佼佼者。
小岳冷冷地看了柳晓楠一眼说:对牛弹琴,可悲的不是牛,而是弹琴的那个人。
小岳噔噔噔地独自走了,上了公交车,衣袖都没挥一下。柳晓楠只记得她长了一对尖尖的小虎牙,说话的时候半隐半露,闪烁着瓷性的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