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回阅兵大典(1/2)
中平五年,十月,在洛阳上西门外的平乐观皇帝组织了一次盛大的阅兵大典。为了把大典搞得隆重热烈,刘宏亲自巡视,下令在平乐观前修建讲武坛,坛上还布置了阁楼,上立高达十丈的十二重五彩华盖,刘宏要在此临视三军。离主坛不远的东南面,又为大将军何进修建了一座小坛,高九丈。
皇帝登上主坛,站在坛上的阁楼下,他身着戎装,根据《六韬》中“有天子降兵事,可以威临四方”的说法,刘宏自封“无上将军”。而不远处的小坛上,是同样一身戎装的何进。
谁都看得出来,如今何进的身份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检阅三军开始,皇帝走下讲武坛,亲自跨上披着护裙的战马,检阅整齐列队的数万名将士。他纵马疾驰,绕场三周这才把象征指挥权的战刀交付给何进。
这样宏达的阅兵仪式近几年来也是少有,在黄巾余部、白波叛军、泰山反贼以及羌、胡、匈奴等不断扰境的情况下,举行这样宏大的阅兵式,在刘宏看来可以壮大汉之威,让叛军胆寒。
如今朝局大变,十常侍自顾不暇,再也不能危及到士人了,于是许多士人也都回朝任了职务了。
大典举行在即,守宫令“荀彧”正与百官一道站在平乐观前,一同观望这宏伟的阅兵大典。
参与大典的将士,一部分来自北军五营,一部分便是来自何进原先的人马,也就是刘宏所组建的新军与西园骑的合并西园八校尉。
之前操练这帮人马可是把曹平安累坏了,何进的这几支部队,最大的问题是良莠不齐。汉家的五军七署都是公卿世家子弟,令行禁止军容整齐。
可这一支军队实在是乱:上到官员子弟,下到平头百姓,甚至还有大赦出来的囚犯以及聚拢投诚的匪人,最惨的是五湖四海之人皆有,京师之地讲的官腔,官员子弟和洛阳百姓听得懂,可其他州郡而来的人就听得不那么懂了,整个军队乡音官腔混杂,地方口语不断,听得曹平安那个难受呀!
这也难怪,当今天下遍地造反,而这些人都是连年平乱的精锐。何进又不懂治军,这支部队原来一直是交给吴、张这两个粗鄙之人所管辖,所以越发纵容得这些兵没有规矩。
于是曹平安上任典军校尉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不同地方的人规别籍贯重新调整建制。接着才是操练他们,如此一来,军令传达的确通达了许多。
曹平安见那曹操也在心里便觉高兴,知道他这个守宫令在这阅兵大典之中可是个忙职,等大典一结束这才寻了一个阴雨之日才登门造访,一见面曹平安便有一番倾诉。
“曹操啊,曹操!”曹平安一阵抱怨口吻,“你可知道如今直管我们这西园校尉之人是谁?”
曹操微笑着脸道:“知道,蹇硕嘛!”
“知道你还笑个什么劲?你当初把他叔父蹇图用五色棒打死了,你让我如今怎么去面对他?”
“莫慌!”
“你倒是不慌,你现在是荀彧了,天塌下来你都可以当被子盖,我呢?我现在可是你曹操,要是这蹇硕发起难来,我这条命可就没了!”
曹操收起笑脸,一本正经地说:“蹇硕此人高大雄壮,虽然是宦官,却格外孔武有力。发难是肯定会发难的,但不单单只对你一人!”
“哦!”曹平安应了一声。
“你没见今日大典皇上将指挥天下兵权的战刀交付给何大将军了?”
“这有什么用?”
“要是蹇硕发难与你,你就把何进搬出来,大将军面前,这蹇硕纵使与皇上走得再近,于理于臣也是要给上几分面子的。”
曹平安点点头,不过这转念一想又问:“你爹说这蹇硕是个愣头青,莫说大将军了,皇后的面子他都不给,我要是搬出何进来,他还不得急眉火眼的?”
“你再想想我说的话。”曹操笑了笑。
“你别卖关子,赶紧说!”
“好好好!”曹操点了点头,说道:“蹇硕军职无非一校尉,与大将军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再者,他虽直管西园八校尉,但统兵职权在何进手上,如果他在军中事务上发难于你,你便提出何进,说这都是何进的意思。”
“就这?”
“嗯!”曹操搓了搓手,又向火盆前靠近了些,“何进这人无非一屠户,如今能有此局面也是袁家人在后面操纵的,所以明面上他是大将军,暗地里却只是袁家的一枚棋子。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心思,莫说这治军方略他不懂,就连行军打仗他都只是做个样子,靠得是他手下那帮能人而已。”
“所以我就算这样说了,何进也不会怪罪于我?”
“当然不会!那些与袁绍为伍的士人那个不是将这群阉人恨得牙痒痒,就拿何颙来说,他第一个就想将宦官全部杀尽。”
曹平安如醍醐灌顶,一下子就想通了:“不愧是曹操,一下子就说中了他们的短处,我这下也放心了。”
“嘿嘿。”曹操笑着回话:“我可不是曹操咯,如今你才是曹操,你往后也唤我荀彧吧,也恐隔墙有耳给好事之人听了去,那就不好办了。”
“好!”曹平安换了个话题,“我听你爹说了些事情,那董卓真有不臣之心?”
“这事我也略有所知,不臣之心不敢妄议,但是他确实在拥兵自重。我朝西北之乱久战不息,而所用之将又皆是凉州人,如皇甫规、段颎、张奂、周慎还有他董卓,皆为戡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