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帝星陨落(1/3)
公元一百零五年腊月二十二日,汉和帝刘肇崩逝于广德殿,时年仅二十七岁。
朱奉在广德殿外殿宣读了刘肇此生的最后一道圣旨,太子刘隆继承帝位。这个出生刚满百日的婴孩,成为大汉新一任国君。徐防作为太尉兼太傅,辅佐朝政。皇后邓绥作为新帝嫡母,尊为皇太后,迁居永安宫。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红尘中呼啸而过,将**凡胎的人们,以及他们的荣耀、尊贵或不堪统统碾压成泥土,从来不会为任何人、任何事而稍作停留。漫漫历史长河中,他们犹如沧海一粟,纵然流芳千古,或是万古骂名,总是尘归尘,土归土。
对于泱泱大汉来说,刘肇,或许是一个乏善可陈的皇帝。在他亲政的不长不短十二年间,能为后世顶礼膜拜或津津乐道的事件,似乎屈指可数。与他那些雄才大略、文功武治的祖先相比,他显得是那么可有可无。可是,没有人能够否认,他风度翩翩,温和良善,体恤百姓,他让饱受内忧外患的大汉,尚算平静安稳的度过了这一段历史岁月,让大汉的百姓,太平和顺的活过了这一个甲子轮回。后世之人,或许无法评判他是不是一个好皇帝,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个好人。
在他崩逝后第二日,新帝刘隆便匆匆忙忙完成了登基。这个刚足百日的婴儿,在太后邓绥的怀里,一步一步靠近那个象征着大汉权力巅峰的龙椅。他咂着浑圆的手指头,大睁着天真无邪的双眼,乖巧而懵懂的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新帝登基后的第三日,先帝大丧,大汉朝正式改朝换代。
大丧期间,发生了这么几件小事。
第一件事。
朱奉放弃了宫里的一切荣华富贵,自请为先帝守陵,得到了太后邓绥的允准。没想到,在到达帝陵的第二日,清早起来打扫的侍女一开陵宫大门,便惊恐的看到,一具身体挂在高高的悬梁下,荡来荡去。
伺候了先帝一辈子的老内侍朱奉,在完成了自己最后一个使命——护送先帝灵柩入陵后,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去继续陪伴服侍那个英年早逝的君主。
第二件事。
大丧期间,邓绥见到了多年未曾谋面的清河王夫妇。
玄衣白带的邓绥坐在永安宫的凤榻上接见了前来请安的清河王夫妇,彼时新帝刘隆在她身边摆弄着玉如意玩耍。
清河王刘庆看上去苍老了许多。
邓绥依稀还记得当年在越灵山下仗义相救的那个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当年他无意中解救下的两个女子,一个如今是他面前高高在上的皇太后,另外一个,便是他身边的清河王妃,也是他这些年来的枕边人,左小娥。
邓绥看了一眼左小娥,与刘庆相比,她的容貌变化并不大,一如八年前离宫的时候,妩媚明艳,楚楚动人,只是更添了一丝熟妇的圆润和风韵。
岁月对美人似乎总是更加温柔一些。
邓绥还看到了跟在刘庆身边的小王爷,那个传说中三岁通晓百家,五岁出口成章的神童刘祜,几年不见,一下子也长这么大了。
他个头高高的,身形瘦削,面庞五官像极了他的母亲,清秀俊美。邓绥看着这孩子,不由的想到先帝早卒的嫡子刘康,心智不足的刘胜,还有身边这个一出生就失去母亲,刚过百日又失去父亲的可怜的小皇帝,心中五味杂陈。
刘祜毕恭毕敬的向邓绥跪拜行礼,看得出是个温和谦顺的孩子,眉宇间透着一股灵气与聪慧,着实惹人疼爱。
邓绥微笑着对刘祜招手道:“来,到叔母这边来,吃点果子。”
刘祜立刻行礼谢恩,随即走到邓绥面前,落落大方的接过了邓绥手中精巧的点心,朗声道:“祜儿谢太后!”
好清脆的少年之音,邓绥欣慰一笑。
突然,身旁玩耍的小皇帝刘隆像是看到了什么惊奇的物件儿,在众人还没留意的空当儿,猛的从榻上直起身子,扑向了刘祜怀里。因为刘祜立在邓绥左侧的位置,小皇帝原本是在邓绥右身侧,这一扑眼看着就要从榻上滚落下来。
邓绥吓了一跳,连忙伸出双臂想抓住小皇帝,却一把抓空了,眼看小皇帝就要坠地,只见刘祜敏捷的弯下腰,身体向前一倾,稳稳的将小皇帝揽在了怀中。
在场众人,包括清河王夫妇都被惊出了一身冷汗。却见小皇帝在刘祜怀里咯咯的笑了起来,胖乎乎的小手紧紧抓着刘祜腰间挂着的一只玉佩。
原来是因为这个。
刘祜腰间的这只玉佩水头十分之足,翠绿莹润,雕成一只兔子的形状,合了刘祜的生辰,栩栩如生,巧夺天工,怪不得吸引了小皇帝的好奇。
众人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秋蓉立刻上前来,要将小皇帝从刘祜怀中接过去,没想到小皇帝立刻放声大哭起来,在刘祜怀里扑腾着似乎极不情愿被秋蓉抱走。
邓绥见状只好站起身来,亲自去把小皇帝抱了过来,可是小皇帝在她怀里仍然一个劲儿的啼哭不止,一双泪汪汪的大眼睛还时不时的看向刘祜,邓绥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这时,刘祜做出了一个令众人惊讶的举动,他解下了腰间的玉兔佩挂,从容的走到小皇帝面前,拉起小皇帝的手,将玉佩塞进了小皇帝手里。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小皇帝竟然立刻破涕为笑。
邓绥这才明白原来小皇帝是喜欢刘祜的那只玉佩,便对秋蓉和刘祜道:“祜儿,陛下喜欢你的这块玉佩,你就借他赏玩一会儿。秋蓉,仔细看着陛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