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南征(2/3)
东鄂国,今鄂州市)的铜绿山。铜绿山,山如其名,盛产一种战略物资——铜。
在人类没有掌握冶铁技术前,铜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金属。
铜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打仗需要铜来制造兵器,祭祀需要铜来制造祭器,生产需要铜来制造工具,日常生活需要铜来制作用品,听音乐需要铜来制造乐器等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先秦时期青铜器的大量使用,点燃了华夏民族的文明之光。
铜绿山位于大冶市城西南3公里处,面积2平方千米,后世在这里发现了40万吨左右的铜炉渣,根据铜炉渣推算,古人在这里开采了12万吨的铜。
如果这些铜用来制作戈,能够制作2.4亿件戈头;
如果这些铜用来制作剑,能够制作0.6亿把剑头;
如果这些铜用来制作箭,能够制作40亿枚箭头;
……
铜绿山铜矿资源,完全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大军继续渡江南下,占据汉阳地区及铜绿山以后,周昭王又将淮水上游、汉水中游地带进行划分,把一些混的不太好的姬姓兄弟叔侄从山西、陕西移封到这里,建立了随、申、蔡、应、息、弦等数十国,组成一个庞大的姬姓封国集团,史称“汉阳诸姬”。
这些汉阳诸侯的主要使命有两个,一是牢牢控制这些地区,保护铜矿运输的通道,二是全力遏制南方势力扩展中原的意图。
次年7月,周昭王安排好了一切后班师返周,第一次南征圆满落下帷幕。
南征荆楚,达到了周昭王对南方的拓展和稳定南部局势的目的,史载:“弘鲁昭王,广笞荆楚,唯狩南行。”
相比成康两王成就,昭王将以另一种形式名流千古。
如果没有第二次南征的话。
公元前977年,离第一次南征还不到四年,消停一段时间的南蛮又开始蠢蠢欲动,他们认为第一次周昭王南征时,南蛮部落各自为战,一盘散沙,才让周昭王如入无人之境,各个击破。于是,一些零散部落,在大的部落号召下,拧成一股绳,开始聚集在汉水以西,准备向东对楚国发动攻势。
想法是对的,但真正实施起来就中了周军下怀。周军孤军深入,本来就不想一个一个的击破,他们觉得很费时间、很费精力,很希望所有的南蛮集中起来,来个一锅端,端完了好回家。
楚国国君熊黵认清形势,分析局势,果断求救昭王,于是昭王乐于助人的性格又开始发扬。
第二次南征开始了。
与第一次南征一样,周昭王亲率宗周六师,与楚军在邓国汇合,继续南下到达唐国,经过厉国、曾国向南顺利推进,然后率军深入荆楚,横穿江汉平原,即将到达夔国(今湖北秭归东)。
眼前被江水挡住去路,对岸就是一大片空旷地带,再往后就是一望无际的丛林。
昭王断定南蛮主力就在对岸。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周昭王看见江面很宽,江水很急,对于北方人来说,乘船就是一种受罪,不仅摇摇晃晃有生命危险,还晕船,到了对岸半天才能缓过劲,也许还没能缓过劲就被南蛮当移动的活靶子,对士气影响很大。
这都不是困难,有困难也要藐视困难,周昭王是一个很会解决问题的天子,他令人将船只横在江面,用木头首尾相连,上面再铺上一层木板,用藤蔓、胶水、铜钉固定,搭成一座坚固宽大的浮桥,以便让大军如履平地,迅速通过。
如果没有推断错的话,两千九百九十年后,昭王目前所在的位置出现了一座震惊世界的大坝,这座大坝从设想到建成,费时整整八十八年。这座大坝名字以它的所在地命名——三峡大坝。
昭王不想用那么长的时间来修建一座桥,除了当时没有钢筋混凝土外,他也没有时间来筹备。
这个任务就交给擅长水工的楚军来完成。
不出几日,江面上出现了一座宽阔牢固的浮桥,人在上面行走如履平地。昭王很满意楚军的工程建设进度,于是将大军分为前、中、后三军,命令前军快速通过,自己带少部分精锐为中军,楚军为后军殿后。
前军到达对岸的平缓地带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发现有不少长相奇特的牛(“遇大兕”),周军二话不说搭弓便射——晚上加餐有着落了。
这些“兕”看见大军到来,本想跑回丛林,但它们却向着丛林方向止步不前,仿佛丛林里面有更加恐怖的东西在等着它们。
轮到中军的周昭王通过时,昭王觉得匆匆过桥很没有王师气势,便整齐中军,齐喊口号,让中军将士雄赳赳气昂昂的踏着整齐的步伐过桥,起到震慑作用。
在这里我先说几个两千多年后发生的几个事例。
1831年,在英国曼彻期特附近,法军齐步过桥时,桥塌。
1849年,在法国昂热市的曼恩河上,士兵列队过桥时,桥身断裂。
1906年,俄军通过彼得堡封塔河上的爱纪毕特桥时,桥身断裂。
上面几个案列无一不说明了他们遇到一个物理现象——共振。
造成共振的原因是——齐步走。
很不幸,讲排场的昭王此时也因为齐步走而碰见了共振这个物理高频词,他虽然不知道“共振”是个什么玩意,但他亲眼看见了“共振”带来的灾难——藤蔓松散、胶水裂开、铜钉挤出。
导致的后果是浮桥裂开,木头散落江面,又被江水冲走。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