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协调一下(1/2)
四人打马来到了渭河边,发现这里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水位确实较低。附近有农田的农夫,正在用一个木制的两边系有麻绳的桶一样的东西,类似于古代装米的器具,两人一组的在往自己地里拉水浇灌,拉起来抬高一侧倒完水又迅速放下去,拉一桶水能有半桶到地里。还不能太快以免人过度劳累,只能慢点拉,两个人慢悠悠的能拉上大半天。
但是李恽发现水流还可以,没有抽水机也造不出来,但是做个水车来引水还是可以的,这个时代也有水车,但是是靠人力驱动的,几条大汉轮流上去踩,累个半死一天也抽不上多少水。李恽知道大名鼎鼎的兰州水车目前还没有,在水流速度够的情况完全不需要人力,水自己就能帮忙驱动水车,这得省多少事。渭河目前的这个水流速度,水车造的够大的话一天能抽上来的水不比抽水机差太多。
就是渭河边离着魏家村还有将近七八里地,这条引水渠不好修,中间还隔着一个高家庄。拉过来魏进一问,却道是两个村庄之间的感情并不好;贞观初年关中大旱的时候,由于魏家村在上游,想截流引水灌溉,这样一来魏家村就很恼火了,毕竟当时渭河的水位比现在还低,魏家村再把这条小河流截断,那就只能等着绝收了;两个村为此爆发了数场火并,打死打伤十数人。关中之地历来民风彪悍,隋末的动乱又有不少这些地方的人从过军,家中私藏的兵刃不少,据说连劲弩都有,官府也只是打完了过来收缴兵刃,却并不追责;需要从高家庄引水过来,怕是不好办。
李恽也直挠头,还高家庄呢,你咋不叫高老庄呢。以李恽的身份要强压不是不行,相信那些人也不敢截他郯王的水流;但是万一有一两个头梗的硬要作怪,告了上去的话,以那位爱民如子的性格,估计自己这个王爷也得吃瓜落。看来还是只能先礼后兵,去聊聊看再说,吩咐王福回去带上宅子的全部三十二名护卫,全服盔甲,打着仪仗,一行人去往高家庄。
到了高家庄,里正带着一帮子人给李恽这个十二岁不到的小牲口行礼,并引入大堂就坐。其实隔壁村搬进来一位王爷的事,这位高里正是去年就知道了的,要说心里不眼红是假的,特别是听说这位喜欢找村里的人做活,工钱还给的高,还送铁的农具;今年开春到现在没下雨,高里正就一直在当心魏家村的人截断水流,今次可没有打上门去的勇气,人家村里坐着一位王爷呢。
大伙儿坐定,其实也就是几根条凳,李恽也招呼高里正坐下,犹豫了半天,还是李恽起来拉了一把才战战兢兢的坐了半边屁股。李恽直接就说明了来意:“我目前住在魏家村,算起来大家都是邻居了,我也就不跟各位客气了。眼下已经四月了,还滴雨未下,这个月要是再不下雨,估计今年又得遭灾。”
地下一帮子人也在那窃窃私语:“清明前后都没下雨,这个月是肯定不会下的了,今年干旱是跑不了了,只看老天爷能不能开开眼让能有点收成。”对这个捧哏李恽很满意,继续说道:“本王有法子可以从渭河引出水来,要修一条渠到魏家村,需经过你们庄子。水嘛大家都可以用,但是呢,你们村也得出人帮着修引水渠,打造器具。”
你要是说你修一条水渠引水让他们白用,估计他们甚至会怀疑你下毒,但是你让他们出工出力来弄这个事,他们反倒很上心。果然,高里正马上就站了起来:“王爷,我们这帮人愿意帮着弄这事,只要有收成,干啥都行,往几年打架也是为了有收成啊。”
行,你们答应就成,高家庄其实也就百来口,跟魏家村差不多,两个村庄一共才抽掉了六十余人出来,其中还有健壮的妇人。李恽家的人都有六十多呢,但是要挖蓄水池来不了,两个里正各自领着自己村的人开始修建水渠,不敢挨一块怕他们打架,李恽还把韩宁给支了过去,这厮功夫不错,有事也好做个居中调停。
常时被派去监视挖蓄水池的人,李恽带着王福和那帮子木匠回到了宅子里。王平是个好木匠,特别是在李恽给他制造出了刨子以后,手艺有突飞猛进之势,对于李恽画出的水车理解也很快,李恽要求做好了零件拿去渭河边装配,王平马上就招呼着一帮手下开始干活,当然做水车是不敢动李恽的宝贝金丝楠木的。
古代是没有轴承的,这种水车一般是最中间横穿的那根原木架在两端的一个大的木块上,在这个木块上弄出一个半圆的缺口,把这个缺口和连接的原木都打磨的十分光滑,这样就能转动了。这个时代的车轴也大抵如此,李恽很想打几个轴承来试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王平他们在忙着打造水车的零件,李恽又去工地上把在挖蓄水池的铁匠父子解救了出来,惹得其他人羡慕不已,有手艺就是好啊。
看完李恽画的图,王中一也觉得难办,主要是那些珠子不好弄。李恽鼓励他们尽量试试,而且因为水车打造的比较大,这个轴承也要求打造的大些,这样其实还降低了难度,就算打废了也没事,积累经验多打几次就是,并大方的给了十天的时间,毕竟挖水渠也要不少时间的。
铁匠父子打这些东西其实用不了多少时间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把轴承的内外圈都打好了,只是那个珠子实在是个麻烦事,没有机械的年代,这对父子只能慢慢的磨。手工磨的珠子难免就会产生大小不一的情况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