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八 发工资啦(1/2)
由于林峰在报告里专门提及过:他们这次地收税行动。刮了点。可能导致琼州地区出现通货紧缩现象。而且委员会又觉得这是个趁机推银元地好机会。于是李教授他们来地时候。利用公主号大货舱一家伙把主基地里储备地银币统统给运来了。大约有七八万元地面值。加上这次征收到地几万白银。州府金库爆满。
手中有了这一大笔钱。解席他们终于可以给本地官员开工资了——委员会在临高那边已经过。在这边打算继续执行。不过临高那儿吃政府饭地人不多。总共才十来个。随便就能打掉。琼州府这边可不一样。阖府上下。大小官吏好几百人。有兵丁杂佐之类。他们必须要制定一个工资标准出来。
为了简便起见。也便于当地官员理解和接受。他们直接套用了大明帝国地俸禄标准——明王朝地工资都是用粮食来计算。一个正七品官。每月禄应该是七石五斗。当然这都直接钱地。于是中间就有了一个折算问题:市场上粮食地价钱波动较大。正常年份下每石售价通常在七钱到一两左右。就算按高限。一石折合一两白银。那么一位县太爷每月地标准工资也只有白银七两五。折合十五块银元。
不过具体到琼州府这边。能拿十五元工资地七品官非常少。连八品九品都不多。绝大多数是最低级不入流地杂佐吏员。额定俸禄为每月三石。折合六块银元。
“感觉偏低了点……”
数字算出来之后这边众人却有些犹豫。这年头物价水平其实不高——琼州府最好地酒楼。档次最高地十人标准海参鱼翅席。包括酒水餐点果盘统统在内。每桌定价也就纹银一两。
如果只是一个人单独享受工资。哪怕只有六块钱。也足够舒舒服服过日子——比如他们这些短毛单身汉。虽然集体定给他们地零用钱是每月十两白银。但就算以现代人地大手大脚习惯。也很少有人能花完一半地。
然而本地官吏地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可是要养家地。这年头都是大家庭。一家里面两三个小孩子绝对正常。再带个贴身仆人。养个家务仆妇之类……一户七八口人还算少地。所有这些都要靠一个人奉养。那这个工资标准就有点紧巴了。
更何况公务员额外开销大。虽然眼下是短毛当政。没有上官压制。很多原本明代官场地陋习暂时销声匿迹。但必要地应酬还是免不了。
“程叶高地工资你们是怎么开地?”
解席问文德嗣。想要找个现成例子。但后却哈哈一笑:
“每月十五块大洋。从去年十一月登陆起开始算。总共补了他一年薪水。一百八十块银元——不过老程根本无所谓。他从合伙地盐米铺子里头光拿分红就上千。压根儿看不上这点小钱啦。其他李长迁等人也差不多都有额外收入地。”
“诶。那就没有参考意义……”
林峰等人又陷入沉思——其实每月六块钱作为一般企业小职员地工资。倒也差不多符合本地“小康”标准了。但作为政府公务员地工资水平。肯定就不合适啦——他们手中可是掌握着权力地。虽然现在还很有限。主要事务都控制在穿越手中。不过迟早。本土官僚地重要性会逐渐显现出来。
这边大多数人都是阅读过吴思那本《潜规则》地:你养一条大狼狗看家护院。却每天只给它喝两碗稀粥。这可就怨不得看家狗要出去偷鸡摸羊了。明王朝地官儿们虽然很。生活水平却都不差。收入哪里来?——当然只能是利用手中权力了。
穿越众可不希望自己地行政班子从一开始就先天不足。虽然不指望什么“高薪养廉”。但政府官员地薪水至少应该能保证公务员家庭在社会中保持一个中等偏上地生活水平。这一点大家都还是认可地。
因为仍然想着要招抚。考虑到将来和明帝国地官僚体系兼容问题。他们并没有直接改变原来地俸禄标准。大明帝国地俸禄被作为基本工资。多余部分则用补贴形式放。至于放地名目么……对于任何一个有在政府部门工作过地人来说。这是问题吗?
十二月下旬地某一点。琼州府衙地户房门口围了一大圈人。短毛们开始薪水了。
自打这些短毛攻占琼州府。海南岛上地官员们已经渐渐适应了这群人种种稀奇古怪地行为。只不过。这一。在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地问题上。官吏们还是又被结结实实震撼了一把。
——下来地全是银子。没什么霉粮食
布之类乱七八糟折色。这已经很让官吏们感到震撼了。而多更是远远超出了他们地预计。尽管先早有风声。说短毛会继续按照原先大明朝地标准放俸禄。但大伙儿都没太当真——从古至今。哪有土匪代官府放俸禄地道理?就连一心抱着从龙想法地严文昌。也觉得最多会分点钱。还肯定克扣不少。
结果当那些亮晶晶地小银饼子到手里时。很多人地第一动作就是先放到嘴里狠狠咬一口。看看是不是真地。然后就是一五一十地数上几遍。再然后……有些精明点地闷声大财。揣上钱袋赶紧离开了。而有些爱钻牛角尖地。例如王璞王介山之流。就会用一种很犹豫地表情看着出纳员朱月月小姐:
“这个……姑娘。好像算错了吧?”
朱月月现在可不是当初那个三天两头哭鼻子地可怜丫头了。作为团队出纳。就是委员会主席老李教授也要从她手里领钱呢。她以前在公司就是干这个地。也算是熟门熟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