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九 还是要考!(2/2)
——他确实很想知道这批短毛是通过什么手段教育出来的。庞雨想了想,扳着手指头一点一点计算道:
“语言文字能力肯定是要考的,大概也是作一篇文章吧……不过我们的要求不会太高,因为目的是考察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只要能流畅表达思想就行;另外数学会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我们需要了解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今后跟西洋人打交道会比较多,所以还会开设外语科目,搜集懂西班牙语或荷兰语的人才;嗯,其它还有些杂学。比方说我个人也许会出几道有关建筑的题目,招收一些工匠学徒……诸如此类。”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王璞一下子跳起来:
“你们打算让工匠学徒都参加科考?那简直是有辱斯文!”
庞雨两手一摊,很无辜的样子:
“没办法呀,我们只会这些。如果你王大进士不肯出面,咱们只好勉为其难自己干。不过我相信,一旦放开这个口子,让工匠学徒也能参加科考。咱们岛上愿意读书的人肯定会增加许多……”
“工匠学徒都去读书科举么……那我肯定将成为千古笑柄!”
王璞额头上冒出几滴冷汗,他总算明白庞军师刚才那话什么意思了——如果自己不插手,任凭这些短毛乱搞一气,他们那套肯定会大行其道。到时候正宗的儒家学问,恐怕还真要在海南岛上失传。
考虑到如此严重的后果,王璞果然犹豫了。
“这样的话……请容下官考虑考虑吧……”
这一考虑就是整整两天,王介山在这几天中心理斗争甚是激烈,两眼熬得通红。
不过在两天之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因为庞雨又跟他谈了一次。这一回,庞某人换了一个角度——上次是威胁。这回改利诱:
“由你来搞这次乡试确实不太正规,不过,换一方面想想——老王,如果那些举子都是从你手里考出来的,他们都算是你的门生了吧?如果按正常步骤走,你可是连秀才都没资格点的……”
这句话让王璞的心跳速度骤然加快,大批的门生故吏,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官场根基!大明素有成例,非翰林不得入阁,就是因为翰林院的人有机会出去考试,有机会收到大批门生,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人脉系统。
按照他王介山的年龄资历,就算一切顺利,至少也要十多年之后才有可能去担任乡试考官,还肯定不是主考。但如果在这里开上一科,就没有任何人和他竞争,生,都要恭恭敬敬叫他一声“老师”!
“只是……这种举子,朝廷还是不会承认的呀……”
王璞终究还是拘泥于这一点,但庞雨则微笑着又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我们现在的身份,大明朝不也没承认么。不过,老王,招安肯定会进行,我们这些人,用不了多久,肯定能在大明朝中混个一官半职的,不是么?”
“那倒不假……朝廷拿你们没办法,也只有招安了。”
王璞低声咕哝道,他已经从广州陈元朗那里得到消息,朝廷招安的旨意很快就要下来。只是因为目前新总督没到位,两广官场上群龙无首,混乱得很,一时间还顾不上这边。
“那么,如果谈判的时候我们把承认这次科举也作为条件之一提上去,你觉得有没有可能被接受呢?”
“这个,恐怕很难……大明肯定不会让我们点的举子到其它地方做官。”
“如果只要求在海南本地为官呢——承认这批举子的功名,但仅仅在海南岛上有效。那会不会被接受呢?”
“仅仅在岛上为官?那倒是很有可能的……反正这边还是你们说了算……恩,如果将来做得好,还有可能被提升调任的……”
考虑良久,王璞终于点了头:
“那么好吧,我同意主持这次乡试!”
-
感谢几位热心读者的提醒,我对于明朝科考制度原先不太熟悉的,为此修改了部分内容。
耽误了一天时间,抱歉。不过明天更新会照常进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