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什么是生活?(1/2)
傍晚时分,船停在了一个小码头上。
码头边就是一座古镇,和那些早已经开发起来的古镇相比,这里不是很有名,也就近几年才刚刚搞起来,也正因为如此,这里还保留着几分古朴的氛围,没有被浓重的商业化味道所覆盖。
码头上早有人等候在那里,人是吕玉翎招来的,名义上是她的一个战友的亲戚。
“咱们先吃饭去吧,中午什么都没吃,现在正饿着呢。”一个男人提议道。
“对先吃饭。”
“先吃饭去。”
其他人也纷纷响应。
“那就先去吃饭吧。”江宁并不在意,他现在只想和周围的这些人混熟。
他现在明白了,李大妈这样安排,确实有她的原因。
那个厨子就是个妖怪,不过境界很低,也就仓鼠男孩那个档次。
看来确实有不少妖怪盯上了那株腊梅,而且这些妖怪分属不同的势力。能量还不小,要不然也不会查到这个旅行团头上了。
连这样一个小小的旅游团也不放过,看来妖怪里面也有能人。
可惜的是妖怪毕竟是妖怪,不懂得与时俱进,安插眼线这种玩法早就落伍了,千禧年之前或许还有用,现在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和监控网络早就取代了眼线的作用。
对付眼线,最好的办法就是演戏,演好他要演的角色。
小镇依山而建,两边的房子看上去有些破烂,不过这也算是一种风味,对于一直住在城市里面的人,这种别样的风味还是挺不错的。
到了山腰上,带路的人拐进了旁边的小巷,尽头就是一家餐馆。
这是一家不大的餐馆,一边是矮平房,老板一家就住里面,另外一边是一片平台,从这里可以看到大半个小镇,也能看到码头。
“这里的风景不错。”
“这么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没想到还有一家餐馆。”
“没有当地人带路,还真未必能找到。”
“环境不错,不知道吃的怎么样?”
“虽然不知道味道如何,但是这价钱还不错。”
“导游就绝对不会带我们来这种地方,肯定会带我们去码头边上那几家餐厅。”
那一对对夫妻七嘴八舌地评论着。
“咱们这里最有名的,一个是扎肉,这东西还可以带着路上吃,甚至带回去做礼物。另外一个是河鲜,这里的做法一般是红烧。当然,清蒸,白烧也行,大师傅都能做出来。这里的大师傅那手艺……六代独传,从清朝流传下来的。”带路的人在那里介绍着,他知道吕玉翎懂行,不敢随便蒙人。
“小兄弟,你点吧,咱们都相信你。”一个看上去四十多岁的男人冲着江宁喊道。
其他人稍微琢磨了一下,最后也都点头。
江宁也不矫情:“那我就点了,冷盘用不着太多,来一盘扎肉,一盘熏鱼,一盘蜜汁莲藕,莲藕是为女士准备的,热菜先来一个拆烩鱼头,这个很费工夫,家里肯定不会做的,也讲究手艺。这里既然以红烧为主,肉就来蜜汁火方,再来一个杭椒牛柳,一个银鱼跑蛋……”
他以前并不懂吃的,同学聚餐也只是点“蚂蚁上树”“鱼香肉丝”这类最便宜的家常菜,幸好前段时间野丫头搞那份榜单,他对吃喝方面也变得讲究起来。
“真正的食客。”刚才提议的那个中年人翘起了拇指。
江宁点的这些东西都不贵,但又不能说是家常菜,平时吃不着,这些菜又符合当地的特色,口味则是鲜咸,酸甜都有,不管男的女的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味道。
“算不上什么,吃得多了而已。”江宁摆了摆手。
“你现在应该还是学生吧?”那个中年人顺势问道。
“暑假结束就是大三了。”江宁倒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就算那个厨子听见,也不会怀疑到他的真实身份,反倒会相信他是一个“人”。
“呦——那就有的忙了,大三开始要为找工作考虑了,有想法的话,还得考一堆证书出来。”那个中年人显然地位不低,至少也是个部门经理,很清楚里面的门道。
“对我来说没必要,我的未来都已经被安排好了,平时我都用不着上课的,只要期末考试别忘了就行。”江宁摆出一副“我也没办法”的模样,此刻他参考的是曹胖子那种低调中的优越。
中年人明白了,不止他明白了,这里只要稍微有点阅历的人都明白了,这是个二代。
他们倒也没问江宁,为什么参加这样一个小旅行团?
他们当中也有家境不错的。
参加这种旅行团有的是为了省心,有的是图热闹,有的纯粹就是休闲。
菜很快就上来了,有了中午的教训,其他人都没动,就等江宁一个个都试吃一遍。
江宁倒也不客气,直接动筷子,每个菜尝了一遍之后,点头说道:“很不错,拆烩鱼头、蜜汁火方可以评八十五分,应该是大师傅的手艺,其他的都是小徒弟做的,差了点火候,不过材料都不错。”
他的话说了没多一会儿,餐馆老板跑出来了,手里端着一个盘子,里面是红烩鸭掌,和拆烩鱼头一样,算不上什么珍馐,但是费工夫……这位是跑过来道歉的,因为小徒弟的手艺被吃出来了。
对于一家餐馆来说,江宁这样的食客最难得,也最受欢迎,因为老饕有老饕的圈子,这群人可不在乎什么网上的评论,只在乎圈里人的推荐。
任何一家餐馆如果得到这种圈子的认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