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半只青蛙与放榜(2/3)
个器具。象伊斯兰教一样不用偶像,禁止具体崇拜,但保留十字架。不承认罗马教派所谓:死后涤罪说,但允许中土特有的崇拜祖先。反对君士坦丁信奉的神性人性一化体说。和佛教、道教一样食素,教务人员不吃肉。沿袭古老的大主教会议,各级教务总管由选举产生。贞观年,受封唐太宗镇国**王号的大僧正阿本罗,就是初代东方教团的总主教长,他按照于雷尔(就是现在的德黑兰)法王厅模式,设立主教团和总主教联席会议,分别选出负责教会内部的都主教和负责宣教的都主教,下设联系世俗的会吏长等职务。
因此,在高宗时,已经有‘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盛况,不过在武则天时代短暂的打击后,重新于睿宗、玄宗两代两抵开始复兴,本朝的乾元天子,也是颇为推崇,不但赐天香,在灵武等5郡重新建立景寺,并打破外夷之教,只许在胡夷聚居区传道的规定,大开教禁,许广立景寺于各州,让景教进一步光大。
据说历史上的代宗(太子小白)也曾“锡天香以告成功,颁御馔以光景众”,表示对景教的重视。
本代景教光大,却是因为一个叫伊斯(yazdbozid)的景教大秦人主教的功劳,他也是继初代**主阿本罗之后,景教又一个杰出的人物,他不但亲自率领弟子在郭子仪的军队中效力,还号召广大景教信徒,为朝廷出钱出力。
主教伊斯也因此在朝廷得到了比较崇重的官职,册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同朔方节度副使、试殿中监、赐紫袈裟僧伊斯”。此人曾布施钱物,修补或重建景寺,“更效景门,依仁施利,每岁集四寺僧徒,虔事精供,备诸五旬。馁者来而饭之,寒者来而衣之,病者疗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广泛进行了各种慈善活动,声名极隆。
当然,他最大的成就,还是将一代名将郭子仪,发展成为景教最有势力的信徒之一,因此由他接任本代护国**王和总教长的呼声很高。
在这个时代,也可以说是景教处于上升的黄金时期,再过十几年,那快著名的“景教流行于中国”纪念碑,也该树起来了,但讽刺的是他们的没落和消亡,也是来六十年后,自针对佛教,名为会昌法难的灭佛运动,当时武宗皇帝皇帝力崇道教,江南士大夫曾经联名清禁一切胡教,结果佛教没灭掉,这些外来新近宗教,却遭到了殃及池鱼的灭顶之灾,几乎在中土销声匿迹。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虽然还有所密切往来,但东方的教团内部,也开始试图摆脱波斯母教会,也就是亚述教会的影响。塞拉弗送来的,另外还有一本由他收集东西方见闻补注而成的《东方圣道福音书》手稿,也是按照东方人担重新阐释旧约的典故和新约的圣人、圣徒门的言行语录。
但让我惊讶的是,
塞拉弗则因为在剑南官方和民间卓有成效的工作,居然能够成为伊斯的另一个竞争者,虽然资历尚有欠缺,也不够强势,但是在年轻一代信徒和底层教团中还是很有潜力的,再加上我的背景,足够和对方的支持者郭子仪一较长短了,但他居然用这个机会换取了对方对教团部分改革的支持,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放榜了。放榜了”
远远在街头上奔卷而过的喧嚣和震动,连身处在大宅后园里的我,也感觉到了。
关西以北数百里外的草场上。
“朝廷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你们报效的时候到了。”
看着在满身武装到牙齿,负重在满地泥泞中跋涉的军兵,将头们吐着烟气呼喝道。
一般科举之后,也是各种利益集团,磨刀霍霍准备分猪肉的时刻,好抱歉我用这种相当贬义的语气描述这种开万世之先河的人才选拔制度,但事实上,虽然经过历代君王打压抑并,氏族门阀的影子和余荫,依旧阴魂不散的默默影响这科举的结果,连皇帝陛下也无改变的太多。
京师两学的直接推荐,再加上家属和关系户保举的资格,大概有六百多人参加了科举,相比同年数万名士子,只是杯水车薪,因此无论什么,结果也在意料中。
明经科选士三十六人,全军覆没;进士科二十三人只入选一人,还不是两学及附属所出的,而只能算是龙武军培养见习过的渊源;明算科成绩最好,选二十七人,入十九人;明律科选四十一人,入二十八人;也算是另一种补偿,其他明书、玄学科各有斩获,却不太重要了。
诸科之中,由于等级更高的秀才科极少开,以进士科名望较高,因此,进士及第者不但可立即获得官职,而且往往还担任比较重要的职位。按照惯例,专科的选士,将优先选入部寺之类的司堂员外官,只有进士科,才有机会直接入省台,能够拜相的机会也比其他科大的多。
而每年的新选士名额才二三十人,能够榜上有名的真可谓是凤毛麟角,如此低的录取率,无疑是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艰苦卓绝的考试。所以才会出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现象,今年一下扩大了近两百名,无异是天大的恩典。
各种宴乐和庆典活动沉寂了许久之后,变本加厉的多起来。放榜之后,新科及第进士照例有狂欢、庆贺、宴会与谢恩、拜相、拜师和慈恩寺题名等名目繁多的各种仪式、惯例与风俗习尚。然后是做名刺、找府邸、传送拜帖,赶场出息各种活动,拜谢联络同年、同乡、同好,乃至同科的渊源。事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