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潜伏前夜:石原与论持久战(3/4)
性,日本在决战中算是重要参与方——这观点我和堀长官是高度一致的。但在中日战争上,他的判断完全正确,他还预测,“因为存在东条英机的战争指导,所以日本恐怕要失败。”
这观点我当时听进去了,不过只是记在心里,嘴上不敢说——那时候中枢上下从大将到少佐都很嚣张,认为中国一击就倒,谁敢说“长期战争?”、谁敢说“日本失败?”那是非国民的言论!只是我在满洲剿匪多年,深知其中不易,对石原观点将信将疑,或者说两不相信——东条等人固然过于乐观,石原等人可能也太悲观了点。
但后来我就看清楚了,别说3个月,打了60个月都没能迫使中国屈服,反而折损了无数兵力、军费。更重要的是,我受命潜伏后,八路军领导推荐给我看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写的《论持久战》,还给的是日文版,我当时真吓傻了——天下竟然有如此相同的战略思想?**肯定不知道石原莞尔说过些什么,而石原也不可能知道**是什么想法,在我看来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等到再熟悉一点,我又读到蒋百里先生的《国防论》,里面有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算是代表guo 方面的想法,那时候我就明白这场战争基本打不赢了,能体面收场已非常不错。
后来搞军火贸易,我就趁机提出“能不能把这两篇文章发给冈村司令官,让他好好拜读,缓解中日局势,早日实现和平”,八路军认为可以,因为这都是公开发表的文件,带有鼓舞本方斗志精神的作用,发出去不算透露机密。冈村元帅看到了我寄过去的日文版,还读了我的批注,据说感慨很久。{编者注:此件有存档,但未见冈村元帅批注,考虑到小林光秀将军的使命,我们认为属实可能性很大}
对于中日战争,虽然我是在全面战争展开4年后才到华北,但实际上战争一开始我就在关注这件事,还近距离受到石原莞尔不一样的教诲,即便这种教诲不能帮助我形成战略决策的能力,但对我的战略想法和日中关系怎么走有巨大影响。
果不出石原判断,全面战争开始后,历经昭和12年的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昭和13年{1938}的兰封会战、武汉会战乃至广州会战,帝国用一年多点时间占领了中国全部精华地带和出海口,换成欧洲普通国家,这种情况下老早就投降了,但中国依然坚持抵抗,蒋z quan把首都迁到了重庆,迫使我军继续进行长沙会战、南昌会战、枣宜会战、上高会战等多次作战,虽然歼灭了350万以上的中**{编者注:毙、伤、俘及主动投降后又加入汪z quan的部队},还扶持起了南京汪z quan,但顺利结束中日战争却遥遥无期。
主张扩大事端的内阁已换了6次之多{编者注:包括3次近卫内阁、平沼骐一郎、阿部信行、米内光政、东条英机7次内阁变动},依然找不到解决办法,还引起了英美的高度警惕,就在这样深陷泥潭的情况下,帝国又袭击了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中国战场更加捉襟见肘。我记得很清楚,我那时候已在华北方面军工作,司令部众人在得知珍珠港辉煌大胜的消息后大家只高兴了两天,回头就愁容满面——南洋打仗要从中国抽调兵力,本来这里兵力就不够,这是要我们死么?
当时华北方面军有员额25万人,说起来是中国最大的兵团,但实际上可动用的机动兵力很少,因为这25万人当中有5万属于驻蒙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他们只是在编制上属于华北方面军,真正归口指挥的是关东军,而20万人要对付多少地方呢?包括中国的华北、平津、山东、山西、江苏北部、河南,湖北北部、陕西部分,差不多将近90万平方公里,换而言之,这是和满洲国差不多大的地方。
我最喜欢对比数据,到了华北方面军就和冈村大将对比:满洲国有关东军70万,满洲**20多万,我们只有20万华北军和50多万不牢靠的皇协军【译者注:伪军】;满洲国人口3500万,这片土地上人口9000多万,将近1亿,和日本总人口差不多;满洲国游击队同一时期最多也就是10几万,而华北不但拥有八路军30多万,还有近百万guo 政府军,战斗力强得多,这怎么管?
我在内部开会时很坦率:要么收缩战线,要么增兵,否则我看不到希望,那时不是我们能不能控制华北,而是要担心会不会被中国人反过来吃掉。
我去时华北方面军正在竭力争取援军,但珍珠港这一开战,大家就知道援军是不要指望了,说不定还得从我们这里抽人,那可真是疯了。所以冈村大将当机立断,说不再对外扩张,专注于内部梳理,同时要妥善利用guo han党之间的关系。
他拍拍我的肩膀:“光秀,我调你过来是发挥你反游击战长处的,可不是光听你诉苦,你得想办法进行治安整肃。”
华北情况和满洲有很大不同,我花了2个多月时间,通过调查档案、走访官兵、实地调查后得出了很多观点,写了报告,上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至今我想起来印象还很深刻:
第一条叫花姑娘判断法。我认为从中国姑娘的眼神可以看出当地治安情况好坏:凡绝对见不到姑娘踪影的,系惧怕我军,为“治安不好”;对我军汽车、卡车感到稀奇而远远地从窗口眺望,为“治安稍好”;中国姑娘敢于走出家门,并神态自若地走在有帝**人往来的街道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