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铁十字》

妙笔阁小说网(miaobige8.com)

首页 >> 铁十字 () >> 第四十八节 去印度(3)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miaobige8.com/70226/

第四十八节 去印度(3)(1/2)

实际上,美国人也没有想到,印度战事这件事英国人比他们泄气得还要在,就在美国运动中国派兵增援的同时,英国内部也在活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温莎公爵与德国方面的和平谈判,其他谈判都很顺利,但双方在印度问题上卡住了,温莎公爵认为印度对大英帝国至关重要,希望能保留并成为大不列颠直辖领土,尽管他很不情愿地表示愿意把南面一小块和锡兰岛让给日本,这个要求看起来是很正当的,不过由于谈判的是德国,进攻的是日本,霍夫曼也感觉棘手——当初日德公开声明中说好是把印度划给日本的,为了印度,为了印度,日军不但逐渐从中国退出还派遣舰队进行了联合作战,现在要日本放弃继续扩大印度占领区,别说德国没这么大能力劝阻,就算有也不能开口:这说不定会直接导致日本内阁和军部现有掌权派倒台,谁知道上来会是些什么脑残?

现在如果不让日本拿到印度,岂不是日德关系直接就恶化了?所以他指示前面暂时拖一拖,一拖就拖了2个多月。

英国内部真的没有人知道温莎公爵的事?非也!

支持丘吉尔抵抗到底是一条道路,允许温莎公爵进行和平试探是另外一条路径,特别是德国占领马岛后,有着数百年海权经验的大不列颠知道美国也遇到了da ma烦,因此对于和平谈判的渴望重新上升。随着战事推移,英印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温莎公爵的条件只能逐步降低。

他划分的印度分界线是北纬13度,以北继续留给英国,以南归日本。

问题是他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刻,山下奉文连14度线都打过了,何况13度?已吃下去的肉再吐出来可能么?考虑到印度南部是个锥形,上宽下窄,表面上只退了一个纬度,实际领土要减少将近一半,换成是谁都不会答应。再加上统领印度北部的蒙巴顿还不见得会向温莎公爵效忠。所以霍夫曼认为这完全是一个馊主意,他不能这么干。

霍夫曼给里宾特洛普的意思是拖一拖、等一等,看一看日军推进情况,到时候再让英国人重新思考,恰好英国方面也有拖延的意思,大家就心照不宣地延续了下来。

里宾特洛普和温莎公爵很熟,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温莎公爵说:“你们想让日本人在北纬13度停下来?这不是不可能,但光靠元首劝说可不行,您得让蒙巴顿爵士打出这个局面来,否则以日本人的性子,签这个条约也等于白干,他们只认强权。”

“蒙巴顿必须守住北印度。”温莎公爵看了里宾特洛普,“你们不会再增兵了吧?”

“不会,不会,这您可以放心。”里宾特洛普心想:我们派出4个陆战旅够意思了,不会再多派,但日军肯定要增兵,我们顶多再卖点武器。

“我会关照他的。”温莎公爵露出笑意,“他原来是我的副官,和我关系挺不错,他得打出大英帝国的精气神来。”

所以到了10月份,英、美、德、中四国对于印度局势居然是惊人的一致:等等看机会!

这段时间小林光秀的表现其实是略微一点点反常的,不过苏媛媛没有能够看出来,一方面她没有这个反谍的基础,另一方面她心里也有烦恼,因为整风已开始刮到中下层来了,她有很多的不理解,但又敏感地知道这些话是不能问别人的,所以希望能和小林光秀交流一番。

实际上不仅是苏媛媛,大多数延安中下层干部都不知道整风运动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他们还以为这是类似1939—1940年学习运动的新一轮学习运动,已习惯遵从上级指示的干部们正兴趣浓厚地按照上级的布置制定各人的学习计划,日夜精读指定的文件材料,一时间延安似乎又再现了前几年的景像,成了一所研究马列主义理论的大学校。

但他们根本上就误解了,执意将上层革命引入中下层的根本目的是要摧毁王明等的党内基础,在全党肃清王明等俄式马列主义的影响,从而确立自己“新解释”的至尊地位。多年来,王明作为俄式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代表,拉斯大林的大旗作虎皮,在z党内已建立起广泛的影响。最重要特征就是z党内普遍存在的照搬马列原典和盲目崇拜苏联的气氛。王明等在这种气氛下八面来风,如鱼得水,不仅争取到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干部派的合作和支持,也嬴得了全党的尊敬。眼下王明虽然已退出中央核心层,但还未正式缴械投降,若不乘势打碎党内根深蒂固的苏联崇拜情结,斩断俄式马列主义伸向中国的须根,在全党搞臭王明及其同伙,一遇风吹草动,很难排除王明有挟苏联支持在最高层卷土重来而获全党普遍拥戴之巨大危险。

毛一方面要在思想上进行反对三风,尤其是反对教条主义,一方面又在实践上拿苏联新疆事件开刀——这当然是极端冒险的,不过苏联在德国的巨大压力之下,顾不上再对中国指手画脚,对z的抱怨电报没有过多反驳,反而做了一定的自我批评和检讨——反正粮食已经搞到手了,道个歉又不会死人。

这个道歉对重庆而言不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但对延安而言,破除了莫斯科神圣论,王明头上的金钟罩就保不住了,与此同时,延安正转入对丁玲、王实味、萧军等人文章的深刻批判。

丁玲等在报纸上尖锐抨击了在延安普遍存在的“首长至上”的现象,曲折地表达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对延安“新生活”的失望:基层单位的领导毫无

状态提示: 第四十八节 去印度(3)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