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2/3)
地,不论是气候还是资源都非常的优良,一旦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工业发展也齐全了,那就绝对拥有与中央对抗的实力,甚至一旦都不必大唐中央朝廷弱小,后世那个美洲大国,刚开始的时候,不过是欧洲岛国的殖民地而已,就是因为发展了完善的工业,再加上数量庞大的移民,最终直接宣布了独立,从欧洲岛国独立出去了,而在独立之后,马上就形成了一个面积广阔的超级大国,将自己的母国摔在了身后。大唐必须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在李安看来,若想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技术的控制,先进的技术只能留在大唐本土,在美洲这块土地上,可以有先进的机器,但不能拥有科研和制造机器的单位,最多只能拥有修理机器和船只的小工坊,而制造船只和机器的工坊只能在大唐本土。
美洲必须作为大唐原材料和资源的来源地,同时担任一部分市场的功能,完善的工业体力绝对不能形成,却少机器和工具,直接从大唐本土运来就是了,美洲本地的资源运输到大唐本土所能挣取的钱财,足够购买各种机器和工具了,完全没有必要在美洲搞完善的工业体系。
别说美洲了,就连大唐本土,也只有极少数的地区拥有完善的工业体力,比如京城就是最完善的地区,其次,洛阳和莱州也不错,洛阳是京城的辅助,而莱州的主要体系都是船舶航海方面的,其它的方面并没有涉猎,以免发展太好,盖过了京城的风头,京城才是帝国的核心,最精良和最多的技术自然要留在京城,其余各地的工业体系都要围绕京城展开。
美洲靠近海边有三座较大的城池,这些城池全都是三面城墙一面港口,每个城池都生活了大约十万人左右,规模算是不小了,在大唐本土都能算得上很大的城池了,只是比不了京城这种超级大城罢了,美洲的那些土著村落最多也就几百人,上千人的几乎都没有,所以,自然也就没有力量与守卫城池的大唐将士对抗,武力的差距极大,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同时,大唐奉行的是合作共赢的思路,并不会抢夺美洲土著的财产,而是会与他们谈判,用大唐特有的产品去交换他们手中的产品,甚至,直接雇佣这些当地土著,让这些当地土著到大唐的矿场干活,这样就有了更充足的人力来开发美洲的资源。
同时,美洲绝对不能形成统一的行政机构,就比如三个沿海的大城池,都是独立的郡县,并没有任何一个领导同时领导三个城池,以免某一个人将整个美洲收入囊中,如此,美洲就会面临分裂的风险。
按照李安的预计,美洲的地盘那么大,将来至少也要分成三五百个州郡,这样才能便于统治,而此刻,由于大唐对美洲的控制还停留在部分区域,并不是全面控制,所以,州郡的数量还很少,以后随着人力的逐步增加,控制区域的扩大,新的州县会逐渐建立起来的,而凭借面积广阔的广大美洲,大唐必然能够获得飞速发展。
虽然后世的美洲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超级大国,但这个事情发生的前提是这个超级大国一开始就有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而不是依靠某一样资源成长起来的,单一依靠资源的帝国是很难飞速发展的,后世的美洲那么大,特大面积的大国也不止一家,为何只出现了一个超级大国,其余面积广阔的国家都相对要弱小的多。
这显然是很多很多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只有一个帝国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值远超其余所有大国,而那些依靠资源和单一产业的大国,自然没有实力与拥有整个体系的大国对抗了。
如果当初那个欧洲岛国在控制美洲大陆的时候,能够严格限制殖民地的工业发展,让殖民地只干一些简单的事情,所有需要的设备都由本土运输过来,那么,他们控制之下的殖民地,或许就不会独立出去,而是可以为本土持续不断的提供大量的资源。
当然,后世那个欧洲岛国面临欧洲多个工业大国的竞争,他并不是唯一的强国,就算他想控制殖民地的工业发展,殖民地的人民若是铁了心的要发展工业,也是可以从敌对国家获得设备和技术的,如此,封锁的效果也会比较差,而且,敌对国家肯定希望这个岛国的殖民地能够分裂出去,所以,就会更加不惜余力的去支持岛国的殖民地,从而减轻自身的压力。
而大唐帝国开辟美洲,显然不会遇到这些问题,强大的大唐帝国是唯一的超级帝国,拥有的先进技术也是独一份的,并没有可以匹敌的敌对工业国,所以,只要大唐帝国自己愿意控制美洲的产业,让美洲只能维修和生产最基础的原材料,那么美洲就只能永远成为大唐本土的附庸,永远也独立不出去,永远没有与大唐本土分庭抗礼的能力。
尽管美洲与蜀中一样,都是偏在一处,甚至,比蜀中偏的还要厉害的多,但大唐的水军力量已经足够强大,拥有非常庞大的船队,美洲沿海大城的力量远不如这些船队的力量,驻守美洲的兵马也不是永久驻守的,基本上五年就会轮换一次,就李安最高的将领也要轮换进入美洲,而不会有世世代代待在美洲的机会,否则,真的容易形成树大根深的后果,如此,那就真的非常糟糕了。
美洲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土地,也有很多有眼光商人和百姓进入了美洲,但更多的权贵还是不在意美洲这种地方,毕竟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