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席卷天下》

妙笔阁小说网(miaobige8.com)

首页 >> 席卷天下 () >> 第1074章:大战之前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miaobige8.com/84457/

第1074章:大战之前(1/3)

汉帝国的西征大军来到疾隆坡没有继续向西推进,原因是以当前的兵力并不适合进军,再来就是周边还有“局外人”,不将季多罗王国和克什米尔区域解决掉,有后路不稳的威胁。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便是西高车。

匈尼特是在一场大战中名存实亡,他们国内的阿兰人是逃向了咸海,去投奔那里的阿兰部落。北匈奴后裔是跟着阿迪亚巴特拉,他们不想继续与汉人死磕了,听说西边的人比较软弱,是作为一个整体的部落回归本源。

名存实亡的匈尼特不管是从哪一方面来看都已经出局,汉帝国下一个要解决的目标就是西高车。

作为汉帝国的敌人,西高车是在元朔九年登上了舞台,随着与汉帝国作对的那些国家和部族相续灰飞烟灭,西高车是因为距离以及那一片沼泽海的关系才能存活至今。

汉帝国已经攻进匈尼特境内,不再需要跨越长度约有三百来里的沼泽区域才能攻击西高车。在这种前提下,也是并不弱小的匈奴特面对汉帝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西高车选择了放弃栖息地向西迁徙的举动。

峻稷山校尉部被设立起来,初期是防备西高车以及柔然部落联盟,自然还有监控西域的任务。

柔然部落联盟被解决掉,西域也回归诸夏的怀抱,峻稷山校尉部剩下的职责就是针对西高车。

原先汉人并不了解峻稷山向西和向西北是一片跨度三百来里的沼泽地带,更不清楚只有在短暂的夏季那边才能行军,等待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峻稷山校尉部其实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峻稷山校尉部后面被选择为组建第一个火器师的军事单位,正是作为一个校尉部他们显得有些多余,不裁撤的前提下,同时峻稷山也是一个重要战略重地,选择这里建设火器师还是相当合适的。

元朔十四年的时候,汉人是在峻稷山探勘到三处铁矿以及一处铜矿,便是硝石矿也勘探到了一个。

三处铁矿,一处为超大型的铁矿,开采之后进行冶炼,发现这一处超大型铁矿的矿石十分优秀。

当时的丞相府拿出一个建议,考虑到汉帝国日后必然会西进,是不是有必要利用起峻稷山那边的资源,就地建设一个工业区?

考虑到长安与波斯萨珊的距离,再加上长安的资源是从各地运输而来,以后西征需要用到的资源是海量,的确是应该在前方建设一个工业区出来。

元朔十五年,第四座火器建造基地在峻稷山落成,经过一年半的建设开始投入生产。

至今,峻稷山虽然依然无法生产成品的枪械以及青铜炮,主要是以生产零部件为主,为前线部队的装备进行维护却是能够办到的。

事实上有全套生产线制造火器的工业区只有长安一个,其余三个是被人为限制。

能够制造火药的工厂在元朔十五年之前也只有一个,是在秦岭山脉之中。到元朔十七年却是猛增到六个,原因自然是随着军队组建列装火器,需要使用的火药有增无减,再不多设几个火药生产工厂,火器只能当刺枪用了。

峻稷山已经不算是海外领地,是包括广袤的草原被视为本土的一部分。

将军府之前提出一个意见,希望在阿三大陆也建设起火器和火药制造工厂,他们的商讨仅是到了门下省就被否决。

火药的制作方法一直是被汉帝国严密保护,保密力度远比燧发枪和青铜炮的制作方法更高。

没有火药的话,就算各国造出燧发枪和青铜炮,又有什么用?

谢安麾下现在就有三万八千多的火器部队,各口径青铜炮数量达到了惊人的四百八十门。

陆战用的青铜炮,算上炮手以及后勤人员,不管口径大小,一门就需要至少十个人伺候,随着口径的增大需要的人员就更多。例如一门陆战用的一百八十毫米口径,就需要两个什来伺候。

在陆地上使用青铜炮并不是安装、固定和装填、开火,每一门青铜炮还要有专门的后勤辅助人员,比如运输火药以及炮弹,进行维护以及保养等等。

那还只是人,最小口径的七十五毫米青铜炮,需要畜力是两匹骡马;最大口径的二百二十毫米青铜炮,需要动用的骡马则是需要六匹。这个还不算备用的畜力,可见想要在陆地上移动青铜炮是一件多么费力的事情。

燧发枪部队要好一些,主要是步枪兵并不需要人去伺候,但是依然少不了庞大的后勤部队。

火器师还没有满编,三万八千多战兵却是有将近三万的辅助人员,原因是越精细的武器一旦出现故障,真就不是像刀枪出现豁口再补一下或打磨一下就能继续使用,需要的是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正在巡视火器师营地的谢安,看到谢艾快步走来站在了原地。

“将军。”谢艾行礼说道:“斥候汇报,波斯人分出一支偏师,以行军路线推断,是要往季多罗而去。”

两支相隔一百二十里的的大军,随时随地都有大量的眼睛在注视着对方,但凡是有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对方的窥视。

“不出所料。”谢安对此真没有太意外:“长史的意见是?”

“斥候还汇报,敌军有收拾营地的举动,料想是为了策应偏师。”谢艾没有过多的犹豫,建议道:“敌军偏师往季多罗而去对大汉有利,可以不做反应。敌军向东推进,我军却不能没有表示。”

西征军队没有继续向西,不代表波斯人有动静

状态提示: 第1074章:大战之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