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厉害了,我的家(求收藏)(1/2)
王良瑾回来了,没敢直接去看老娘,生怕把老娘气死,其实母子哪有什么仇。许氏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又白发人送黑发人,眼睛都哭瞎了。
她只能摸索着儿子的脸,想着儿子的样子,双手不停颤抖。
“三儿,娘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你了,现在你回来了,娘去见你爹也有交代了。”许氏搂着儿子,在耳边道:“别怪你爹,当年你爹听人说薛家经商奸诈,不是好人家,才拿什么批婚说事儿,不想让你和薛氏成亲。老东西太倔了,他说什么没有证据,不能随便污人家清白,就没有把话和你说明白了。不过你走的前一天,你爹故意让老四看到装钱的箱子,要不然……老四那么笨,哪里能偷出钱……”
许氏絮絮叨叨说着当年的隐情,难得挤出一丝笑容,“三儿,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吧?去和老东西念叨念叨,扇他个大嘴巴子,看他还敢不敢管孩子的事了。”
王良瑾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嚎啕痛哭。
爹啊,你老看得准啊!
是孩儿不孝!
你快来管管孩儿,打也打得,骂也骂得,孩儿再也不敢了……
王良瑾在祠堂里,跪在父亲的灵位前面,一跪就是三天,水米没有沾唇,他把这些年经历的过程,满肚子的委屈都告诉了父亲,倾诉之后,郁积在心中的一口气消散了。
他是个豁达的人,虽然悲伤,却还能控制住。
大哥已经把老二的事情告诉了他,王良珣自己作死,谁也管不了,从祠堂出来,王老三开始真正审视王家。
说实话,他真的不敢相信眼前的变化,就像是一场梦一般。
陛下赐了御笔,追赠了官职,建庙祭祀,谥号忠烈……他小时候都不敢想的将门尊严,硬生生挣了回来!
不只是王家,整个土塔村,乃至沧州,河北,谁不知道王家的大名!
就连死在西夏的父亲,都得到了哀荣,也让这个不肖子孙能稍微安慰。
王老三真想由衷说一句:厉害了,我的家!
除了地位的变化,更让人惊喜的就是家乡也在快速发展,和十年前,迥然不同。
土塔村聚集了几百户人家,九成以上都是新搬迁过来的,俨然一个兴旺的镇子,不同于其他的村镇,土塔村家家户户养猪,还不是一头两头,最多的有一百多头。
全村存栏生猪近两万头,建立起专门的屠宰场,光是杀猪的伙计就有十几个之多。
通常都是晚上从百姓家里抓猪,半夜送到屠宰场,烧水、退毛,开膛破肚、切成大小适中的块儿,四更天左右,就装上马车,抢在天亮的时候,送到沧州。
沧州的百姓,各大酒楼,还有牢城营,全都采购土塔村的猪肉。
光是这一项,每户一个月至少能赚10贯钱,一年到头,有100贯以上!
原本穷苦的小村子,焕然一新。
家家户户盖新房,每个年轻人都能娶到媳妇。
周围十里八乡的媒婆都跑来了,听说是土塔村的人,竟然连嫁妆也可以不要。
养猪能延伸出不少生意,比如饲料,比如猪鬃。宋人已经有了牙膏的雏形,也发明出来牙刷,只不过是用马尾做成的。
王宁安见杀猪退毛,有许多猪鬃白白扔掉了,干脆弄出了牙刷,然后一鼓作气,又弄出了十几个型号猪鬃刷,,刷坛子,刷锅,甚至洗澡搓背的都有。
由于原料廉价,又不需要什么壮劳力,土塔村产的刷子物美价廉,不但沧州使用,其他州县也过来采购。
做牙刷还带来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女人也能挣钱了。
很多妇人靠着灵巧的双手,竟然比丈夫赚得还多。
土塔村的女人越发大胆,她们像是男人一样,高声说笑,出门采买,扛起家庭的重担……
比如养猪和做牙刷,还有一个产业也成熟了,那就是榨油。
王宁安早就让自家部曲种植大豆,榨油供应酒楼,豆饼还能喂马,说起来也是一桩好生意。
土塔村就建了五处油坊,每天都在忙碌。
本来榨油也可以成为王家的一项重要财源,只是事情都坏在了包拯身上,这位包大人聪明啊,他发现了海丰酒楼使用豆油,也发现了他们家的油坊,很容易就推断出王家的榨油生意。
他老人家居然直接以知州衙门的名义,鼓励沧州百姓种植大豆。去年秋天,百姓们不但种植大豆,还把豆饼卖到了野狼谷马场,从王家的手里赚钱!
王宁安满肚子都是气!
却又无可奈何,种植大豆又不是你发明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让老百姓多赚一点,日子过得好一点,难道不应该?
包大人道理一大堆,做得理直气壮,百姓们果然把他尊为青天,离开沧州,升任瀛洲知府的时候,百姓送来了万民伞,欢送包拯的人群排出十几里。其中就有咱们王二郎,黑老包总算是滚蛋了,王宁安长出一口气,这位继续留在沧州,他的发财大计非让包黑子都给搅了不可!
相比一心为民的清官名臣,王宁安更愿意和韩家,曹家这些人合作,至少大家都是一条路上跑的车,能尿到一起,至于包黑子,就让他万古流芳吧!
不管怎么说,土塔村富裕了,变得不一样了。
给大家带来变化的正是王家,淳朴的村民越发敬重感激王家,最优秀的青年,都以成为王家部曲为荣。
只要通过了考核,家里要鸣放鞭炮,表示祝贺。那个喜庆劲儿,简直比过年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