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雁巢(1/2)
长孙晟跨前一步,抱拳答道:“陛下,前两日太仆卿元晖从达头可汗处出使回京,曾向陛下奏报,称达头可汗玷厥虽没有明确表示不与我大隋为敌,但却欣然领受了陛下赐予其的狼头纛,此举至少表明达头有称霸突厥各部的野心,并不甘心只做突厥的第四可汗。再者,处罗喉身为突厥第五可汗,且是沙钵略可汗摄图的同胞兄弟,他如今仍在长安,摄图如欲大举进犯我北境诸州郡,一来,不至于孤军深入,二来,也不会不考虑到处罗喉的生死安危,据此两点,臣倒是赞同高仆射之见解,认为摄图突然发兵攻陷临榆关,是欲给我朝廷一个下马威,配合处罗喉长安之行,妄图强逼我朝廷向其服软就范。于今之计,陛下既已于昨日大朝会上向中外朝野宣布了伐陈大计,目下自当以南面对陈战事为重,在北,依臣末见,不如速遣处罗喉返回突厥,要他向其兄转达我大隋与突厥和睦相处之意,以求尽量延缓与突厥发生正面冲突,待伐陈之役获胜之后,突厥慑于我强大的军威,也断不至冒险大举兴兵来犯。庶几可使我朝廷免于陷入南北两线征战的危局当中。”
“你是欲要朕示弱于突厥,以换得彼一时主动退兵吗?”杨坚脸色阴沉了下来,辞气不善地质问道。
杨广对高颖和长孙晟所说不甚以为然,当即抱拳说道:“俗语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儿臣向父皇请旨,请父皇诏准儿臣与处罗喉父子一同离开长安,出镇并州,统率三军,收复临榆关,将突厥人赶出长城。”
“好小子,有种。”不待杨坚回应,杨爽当即赞道,“六叔陪你一起去,请皇兄下旨吧。”
杨坚对兄弟和儿子的态度很是满意,舒眉展眼,正欲传旨命将,就见高颖从袍袖之中掏出封书信来,呈向自己,口中说道:“这是臣昨晚收到的,吴州总管贺若弼托臣转呈给皇上的一封密信,请皇上过目。”
杨坚瞧也不瞧,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贺若弼有何事要奏,今日殿内没有不相干的人,独孤,你不妨直接讲出来就是。”
高颖对杨坚的不满视若无睹,缓缓说道:“贺若弼在这封密信中向陛下报告了一个好消息:南陈直阁将军裴蕴不久前暗中致书贺若弼,声称他因老父在北,情愿充做我大隋内应,为我朝廷效命。”
“这不是很好嘛。”杨坚略微放松了语气,目视着高颖,答道,“你可以尚书左仆射的名义回封信给贺若弼,要他答复裴蕴,就说朕已起大军八万攻陈,命他随时传递南陈朝中消息,一俟我大军攻入建康之日,朕必重重地封赏与他,成全他父子团圆。”
“禀皇上,裴蕴在这封信中还提到了一个十分紧要的情况。”高颖迟疑着看了看殿内诸人,欲说又止。
“但说无妨。”
“是。据裴蕴报称,南陈自陈顼陈师利即位后,一直致力于北伐统一大业,数年前陈师利即命太子陈叔宝牵头,组建了一处专一侦伺江北政情、军情的机构,名唤雁巢。凡是雁巢中人,皆由陈叔宝一手掌握,分潜江北各州郡府县,充做南陈奸细,多方打探消息,实为一支不可小觑的隐秘军队。特别是,裴蕴探知,雁巢的副首领早在雁巢组建后不久,就已潜入长安城中埋伏,数年来为南陈朝廷传递了大量的讯息,对我朝廷危害极大。如臣料不错,前些时会真大师便是死在此人手下的。”
“哦?”高颖的这番话显然引起了杨坚极大的兴趣,“裴蕴在信中有没有提到这位雁巢的副首领姓字名谁,现在长安城中是何身份?”
“回皇上,裴蕴只提到这位雁巢的副首领陈师利、陈叔宝父子二人平时唤他做关自在,至于关自在是他的真名,还是化名,他现在长安城中是何身份,则一概不知。”高颖略一停顿,继续劝杨坚道,“臣向皇上奏明此事,是为提醒皇上,长安城内尚且不宁,有南陈奸细潜伏藏匿,随时准备兴风作浪,还请皇上慎重决断。”
“嗯,朕明白你的意思。然突厥摄图如此欺逼于朕,朕是断不会向他奴颜示弱,必须还以颜色。”杨坚说着,挺身站了起来,态度坚决地说道,“阿纵年幼,先不忙着出镇。明达,朕即行任你为行军元帅,统一节制河北、河东诸军,务必收复临榆关,将突厥人赶回长城以北去。”
“臣弟谨遵圣命。”杨爽响亮地答道。
“独孤,你今日便可离京,立即赶赴江陵督战,同时,传朕的话给吴州的贺若弼,庐州的韩擒虎,要他们积极配合大军行动,对大江下游南陈军队施以袭扰,使其无法增援江陵。”杨坚见高颖仍是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略一沉吟,转身向太子杨勇吩咐道,“明达北上后,他所领雍州牧一职暂由你来代领,清查南陈匪首关自在,也交给你来牵总负责,务须尽早查明此人在长安城内的乔装身份,将其一党从速肃清。”
杨勇恭敬地答声是。
“至于突厥使节处罗喉父子嘛。”杨坚转向长孙晟和杨广道,“可以放他们回突厥去,具体事宜就由你二人会同有司办理。但须传达朕的旨意给他们,要他们回去转告摄图,切莫错以为我大隋软弱可欺。”
杨广竖着耳朵听了半天,合着自己的差使多一半父皇已转交给了六叔杨爽,眼瞅着自己出镇并州的希望一夜之间行将化做泡影,他沮丧之余又心有不甘,正寻思着该怎样争取一个与杨爽能同时前往并州的机会,就听殿外传来一个清亮的声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