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进军:巴里亚利多德!(1/4)
几个骑马的人在道路边的树林里探头探脑的向大路上看着。
这片树林的地势颇高,所以从这里很容易就可以看到道路尽头的情景。
这几个人身上的服饰各自不同,有的人很坦然的把主人家的纹章露在外面,有的则遮遮掩掩显然不想被别人看到。
而且虽然聚在一起,可他们之间似乎也多多少少的相互疏远,有些甚至还隐约露出敌意。
“怎么还没有来?”一个人似乎因为不耐烦对熟识的朋友问。
“不可能那么快的,听说公爵是要带着马德里人向巴里亚里多德进军的。”回答的人看了眼在马上也翘起身子向远处不停探望的同伴摇摇头“我家老爷说这可是大事,肯定不会那么随意的。”
“可是不是说已经出了马德里了,”之前问话的人不耐烦的说“那位公爵为什么不只带军队呢,带着一大群平民每天能走多远?”
听了他的抱怨,同伴只是耸耸肩,对贵族老爷们的这种事情他们不是很懂,至于那位公爵为什么要自找麻烦的带着一大群看上去的确没什么用处的普通平民,这也不是他们需要关心的。
这些人都是巴里亚里多德的贵族们派出来探听消息的,因为听说罗马忒西亚公爵已经公开宣布进军巴里亚里多德,其中一些心思活泛的人已经开始考虑在一边应付斐迪南的同时,一边是不是该“喜迎王师”了。
这种看似两边下注的把戏对贵族们来说并不困难,而且他们相信即便是斐迪南也很清楚他们在做什么。
远处的地平线上蔓延起了一片淡淡的烟尘,这些人立刻骚动起来。
他们知道那应该是大批的队伍才会引起的变化,而且算算探听来的消息,马德里的队伍也差不多应该已经到了。
从马德里出发经过塞戈维亚渡口,然后从对岸登陆向巴里亚里多德前进,这段路上除了因为渡河有些困难,沿途还算平静。
在那个叫黑潭村的附近,亚历山大授命由马德里主教主持,举行了一次简短而又肃穆的安魂弥撒。
整个过程虽然因为是在进军途中简化了不少,但是却弥漫着浓浓的悲哀与沉重。
作为卡斯蒂利亚王子和胡安娜的表兄,亚历山大在弥撒之后进行了简短的演说。
他没有大段的引用圣经或是回顾历史,因为这会让下面那些平民因为听不懂而完全不知所谓。
他只是愤怒的质问“这一切是因为什么!”
为什么胡安娜会放弃她的王位逃离巴里亚里多德?
为什么她会遭遇这样的可悲命运?
为什么自从登基之后,人们几乎从未见过女王履行她应尽的职责?
还有为什么这样的噩运会降临在他可怜的表妹身上?
一个个的质问引起了马德里人的共鸣,人们大声回应,跟着发出愤怒的质疑。
当然面如如此的怀疑,没有人能回答他们的质问,于是民众被点燃的怒火再次熊熊燃烧起来。
“去巴利亚里多德!”
人们开始呐喊起来,即便是一些原本只是想到女王殉难的地方来凭吊一番的人也被这愤怒感染,跟着大声怒吼起来。
亚历山大从马德里带出的军队并不多,除了要确保在自己离开后依旧能够牢牢的控制这座城市留下的军队,亚历山大还把贡萨洛落在了马德里。
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让亚历山大多少还是很满意的。
从一开始他就不倾向于在卡斯蒂利亚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第二次王位争夺战争,那样不但势必将影响以后西班牙的统一,更可能会给其他国家趁机插手的机会。
葡萄牙的国王们始终对称霸伊比利亚抱着幻想,虽然一直以来葡萄牙都被卡斯蒂利亚死死的压制着,但只要有机会他们总是要这个强邻发起挑战。
这从当初葡萄牙积极插手伊莎贝拉与胡安娜的争端就可以看出,而曼努埃尔的野心丝毫不比他的那些前任稍逊,甚至更加强烈。
这也是为什么亚历山大不惜抛出新大陆整块肥肉,把葡萄牙人的目光引向了大洋,他需要足够的时间。
卡斯蒂利亚必须在没有受到严重破坏之下尽量和平的解决王位过渡,这也是他和箬莎在塞维利亚会战胜利之后却一直迟迟没有向北方进军的原因。
这固然是因为贡萨洛的军队虽然惨败却实力依在,这不能不让他们担心,可能会遭到可能会被切断退路的威胁,更重要的是他们担心,这可能会引起卡斯蒂利亚人的反感,以至引发全民的反抗情绪。
一个依靠外国势力试图夺权的王子总是不被人喜欢,那样在很多人眼中他和斐迪南之间的争夺就不过是纯粹的争权夺利。
贵族们会依照形势决定该投靠哪一方,普通民众会因为厌恶战争而袖手旁观。
而斐迪南因为拥有正统继承的优势,无疑占据着很大的主动,这可不是亚历山大希望看到的。
所以他才决定冒险独自北上。
不过这看似冒险的举动,在亚历山大自己看来,其实还是很有把握的。
因为他知道贡萨洛最后会怎么选择,而贡萨洛的决定则直接影响着马德里人。
现在看来一切还算顺利,亚历山大并没有带太多的军队,相反跟随他进军巴里亚里多德的平民却要多得多,而且这个趋势还正在逐渐增长。
一路上越来越多的人闻讯赶来,很多地方已经得到消息的民众纷纷加入了这场“和平进军巴里亚里多德”运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