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第九章(4/6)
那你可就找对对象了。是按朝代罗列,还是以姓名笔划为序?随便!黄一平笑道。这我相信。但是,我让你把数目限定在十个以内,你会选择哪些人?赵瑞星问。
黄一平略一思索,伸开手指便开始列数:秦始皇算一个吧,魏王曹操算一个吧,司马懿算一个吧,唐太宗李世民算一个吧,宋太祖算一个吧,还有
停停停!赵瑞星没等黄一平将另一只手举起,马上打断道:我就知道你数来数去都是那些帝王,这个落俗套了。我承认,那些帝王如果没有相当的权术,怎么可能打下、坐稳一片江山呢?可是,我从刚刚看的一部书上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历史上真正堪称大权术家者,其实多数是帝王背后的那些智囊,其中包括一些非常不起眼的小人物。
哦,愿闻其详。黄一平打趣道。
姜太公八十遇文王,诸葛亮辅助蜀主,这些知名人物就不说了。你知道秦朝有个赵高吧?赵瑞星问。
当然知道。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太监,很著名的乱政宦官哩。黄一平说。
狗屁!什么乱政宦官,那是你们搞历史的一帮文人,出于各自的不同心态、动机,事后所下的结论,未必真正符合事实。你看啊,那个奴隶出身的赵高,原本识不了几个大字,只是凭借身处宫廷的便利条件自学成才,受到秦始皇的高度信任。后来,等到始皇帝驾崩了,他出于对大将军蒙恬、蒙毅兄弟的嫉恨,千方百计不让与蒙氏兄弟近亲的公子扶苏继位,而极力扶持另一皇子胡亥。为此,他先后用计降服丞相李斯、废掉公子扶苏、整死大将军蒙恬,如愿将胡亥扶上帝位。对于继位了的胡亥,赵高又想方设法哄其开心,诓其沉浸于娱乐,实际上等于是做了傀儡。你想想,一个身体残疾的太监,居然能将一个国家玩弄于股掌之间,斗败了那么多的文臣武将,该是多么的不简单哪!赵瑞星感叹。
也是,还真是你说的这样。黄一平嘴上应付,心想却在嘀咕:在阳城很多人眼里,你赵某人一个,我黄某人一个,或许就是这样的乱朝宦官哩!
而且,我还发现,所有权术计谋之类,归结到理论上来,都离不开一部兵书赵瑞星说到这里,故意卖了个关子。
孙子兵法!黄一平道。
是。别看孙子兵法讲的是带兵打仗那一套,其实却完全是权谋之术,其中很多道理完全适用于做人的工作。乖乖,你看那个赵高在修理扶苏、李斯、蒙氏兄弟那些人时,什么暗渡陈仓、调虎离山、偷梁换柱等等,几乎样样都同三十六计对应得上。赵瑞星的语速渐渐放慢,这是他若有所思的明显特征。
不错。据说国外很多知名大学,在开设现代管理课程时,都将孙子兵法列为必修!黄一平眼睛紧盯赵瑞星,目光充满期待。
对呀,处理这个林松,我们何不用个调虎离山之计?赵瑞星用力一拍桌子,大声疾呼。
你是说出了海北地界,他于树奎就无能为力了。黄一平顿悟其妙,却又有点疑惑:可林松是于树奎的得力干将、左膀右臂,岂可轻易调离海北呢?
这个好办,他于树奎不是要提拔林松吗?那我们就在推荐、测评、考察等程序上来个欲擒故纵,有意给林松说些好话,然后趁其不备找个理由将他弄到市里来,搞个明升暗降,或者先升后降。至于那个副书记,可以在海北另外选个人。赵瑞星信心满满。
好啊!你这哪里只是调虎离山,不是还有偷梁换柱、上屋抽梯吗!真是太绝了!黄一平赞叹不已。
哈哈哈哈!赵瑞星的笑,不免有点令人汗毛倒立。
于树奎会上当么?黄一平还是不太放心。
海北那边我自有办法。不过,市里还要你帮忙配合,否则事情难成。赵瑞星说。
一言为定!黄一平起身告辞。
26
赵瑞星带领的考察团队,直达海北县委办公大楼。县委组织部长率领一众手下,早就在门口迎接。那种稍显隆重的阵势,竟让赵瑞星一楞。
自从三年前屁股坐到老干部局,赵瑞星几乎很少再下到县里,尤其是于树奎把持的海北,他更是极少涉足。如今,重新面对这么多灿烂的笑脸,他心里既兴奋又不免百感交集。同是一个人,同是一个级别,处在不同的岗位,境遇、感觉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不仅体现了岗位、权力的力量,而且也说明自己占据的这个常务副部长位置,该是何等的了不起!
到了县委楼上,于树奎亲自接见考察组全体成员。分别握手寒暄,客套一番之后,又将赵瑞星拉到一间小会议室,说是好久不见,要单独聊聊。
赵瑞星与贾大雄、苗长林不睦,于树奎当然心知肚明。何况,廖志国忽然起用了赵瑞星,多数也是冲着制约三剑客而来。于是,对于赵瑞星的这次考察,于树奎也是心存警戒。他与赵瑞星单独谈,是要先摸摸对方的底细。
赵部长亲自带队来考察,这是对我们海北重视,给我于树奎面子哩。于树奎打着哈哈。
气了。我在贾部长手下混饭吃,自然要尽力帮他做事。你于书记亲自提出要用的干部,我这个分管副部长当然不敢马虎。再说,不也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谒见一下你这位海北的封疆大吏嘛!赵瑞星抬出贾大雄,适度传递出听命于后者的意思,意在麻痹对方。
你们在海北公务,我已经安排组织部长全权负责,有什么要求可以随时提出来。他们不能做
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